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冬奥看台

  视觉中国 供图

  “科技冬奥”点亮美好未来

  日前,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科技冬奥有关情况专场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围绕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气象、交通、转播、观赛等关键场景,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高水平参赛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力量无处不在,让全世界领略了北京冬奥会的独特魅力。从2地3赛区所有场馆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实现5G全覆盖,到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从难度堪比太空舱对接的机器人水下传递冬奥火炬,到全球最大超高清LED三维舞台亮相开幕式;从赛场内冰雪健儿在高科技支撑的场馆中挑战极限,到赛场外科研团队运用新技术助力运动员提升竞技水平……北京冬奥会在科技之力的加持下,异彩纷呈、美轮美奂。

  科技赋能冬奥,创新改变中国。当“科技冬奥”的智慧结晶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应用场景,它势必在后冬奥时代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譬如,北京已着手在城市副中心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枢纽型建筑里推广使用智慧场馆技术。该技术在城市场景的落地,将让城市运行更具“智慧”。再譬如,打破国外人工造雪技术垄断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应用,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带来绝佳的发展机遇,并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而借助“科技冬奥”的强大平台功能,5G共享、8K传播、氢能出行、智能车联网、100%清洁电力等高新技术示范应用将点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将来,“科技冬奥”惠民生、助发展的成效会日益显现出来。

  “科技冬奥”启示当下,点亮未来。回顾过去五年,没有制度创新的保障,便不可能有“科技冬奥”的顺利实现。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面向北京冬奥会的实际需求,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五大板块部署科研任务。当各方科技力量被充分整合运用,北京冬奥会在诸多科技创新领域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譬如,创新项目形成实施机制,实现项目研发与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研发应用相结合,围绕任务目标和重点问题,加强同类项目的集成和信息共享。只有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创新的系统工程才能高效运转起来。

  可以预见,“科技冬奥”将引领后冬奥时代,助力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杨博)

  当好加油站,“赛时之家”为冬奥护航

  “赛时之家”很温暖!连日来,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之余,各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村享受到细致的服务和保障,不少人“花式”点赞,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冬奥村的生活。“赛时之家”的暖心服务,温暖了运动员的心,也点亮了这个冰雪盛会。

  冰雪盛会难掩心的火热。冬奥村“热乎”的服务,为这个冬天再添一把火。

  “暖”勾勒出冬奥的情感底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到冬奥村,便是回了家。24小时的“热乎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无障碍智慧服务平台……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休闲娱乐,冬奥服务保障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细节里处处都是用心,“以运动员为中心”尽显其间。各国运动员在这里享受周到细致的服务,在这里感受宾至如归的惬意。正因为如此,许多外国运动员在沉浸式体验冬奥村之后,秒变“吃播”“喝播”“旅游”博主,纷纷在社交网络上“晒幸福”,引来赞声一片。一个个点赞,一封封感谢信,就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见证。

  “安”彰显了冬奥的服务成色。严格的闭环管理,随处乐见的防疫用品,高效的“智能防疫员”……高标准防疫、全方位保障,让来到冬奥村的“村民”更有安全感。不仅如此,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也获得了各国运动员点赞。无论是赛场上尽展风采的“滑雪医生”,还是赛场下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都为各国运动员尽情征服冰雪注入更强底气。再来看那一抹抹明亮的“天霁蓝”,从竞赛场馆到闭环驻地,从赛事保障到防疫安全,志愿者们奔忙的身影成为赛场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是人人担当、人人尽责,才共同为冬奥会织密了安全保障网。有了安全,才更安心;因为安心,才更专注。运动员们能够以最佳竞技状态在赛场上尽情享受比赛,也正是得益于此。

  冬奥村是运动员们的“家”,也是他们的“加油站”。“赛时之家”不仅要有家的温暖,还要当好“加油站”,继续精益求精做好服务保障,如此才能更好为冬奥护航。

  (张冬梅)

  让“成长”的冰墩墩持续火下去

  北京冬奥会恰逢中国农历新年,各项赛事备受关注,吉祥物冰墩墩爆红,这给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经营者们造成了供应压力。随着供应日趋充足,“一墩难求”的局面很快会改观。通常吉祥物的热度峰值多出现在赛会举办期间,随着赛事落幕,吉祥物的关注度与销量都会逐渐回落。如何才能让冰墩墩这一文化IP持续生长,促进“萌经济”稳步发展?

  中国奥委会官网资料显示,奥运会吉祥物的“开山鼻祖”是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的卡通型滑雪小人“雪士”。为夏季奥运会设计吉祥物则始于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那是一只名为“瓦尔迪”的德国纯种小猎狗。大型赛会都有吉祥物,每个吉祥物都寓意丰富且符合大众审美。大众捧红了冰墩墩,更期望这份爱能延续下去。

  冰墩墩为何能爆红?首先,冰墩墩的“萌”“暖”“现代感”虏获了全球人的心。要让一款吉祥物收获最广泛人群的心何其不易,艺术设计师曹雪带领团队做到了。这是根植于本土文化的绽放,是体悟冰雪、体育、世界及中国文化之后的有机融合。其次,有了好设计更要有好制造,依托于成熟且完备的制造业及供销体系,工艺精湛的冰墩墩走向世界,这契合奥林匹克精神。最后,好设计、好制造、好寓意能有效提高受欢迎程度,但如此爆红亦有历史契机助力,这便是潜移默化中大众不断增强的民族自信和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眷恋。

  冰墩墩爆红应视为起点,接下来须深耕文化情怀。譬如,学习迪士尼强大且成熟的文化IP运作经验,不妨借鉴“熊本熊”十余年长盛不衰的城市文化吉祥物推广模式。冰墩墩是文化的载体,更要成为生活的日常,要有丰富的寓意,更要有与大众情感的互动。吉祥物文化IP要与大众一起成长,建立起更持久的情感连接,在精神世界里共鸣共情。

  冰墩墩的成长应从全方位打造“人设”开始,要让冰墩墩融入衣食住行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成为触手可及的好朋友。通过深度研发冰墩墩衍生产品,更广泛而持续地传播吉祥物IP。让冰墩墩活起来,才能继续火下去。只有不断成长的冰墩墩才能让爱延续,传承着文化,也活跃了经济。

  (李冀)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3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7版:最美广州奋斗者16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视觉
   第A12版:冬奥中国年
   第A13版:冬奥中国年
   第A14版:政令法规
   第A15版:政令法规
   第A16版:大湾区观察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广东
   第A19版:健康周刊·百科
   第A20版:健康周刊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第ZSA17版:中山新闻
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正当其时
冬奥看台
影视槽点,也是观众需求点
文艺培训招生宣传亟待打假
谨防“数字形式主义”
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