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只吃自己面前的菜

  记得十二三岁那年,亲戚家办喜事,父亲出差不在家,妈妈有事脱不开身,就让我代表大人去做客。临出家门时,母亲对我叮嘱了一句:“只吃自己面前的菜。”

  我去了听从人家的安排入席,吃饭时我记住了母亲的话,夹菜只夹自己面前盘子里的菜,而且是靠近自己一边的菜,心无旁骛。后来,年长方懂得,这是做客吃饭时的规矩和起码的常识。做客,吃菜只夹自己面前的,不能越过菜盘的中心,夹另一边的“过桥菜”。

  这是懂得尊重别人,也是谦卑谨慎、清心寡欲的表现,是一个人良好品性的自然流露。

  某作家参加了一个笔会,正好她崇拜的一个偶像作家也在现场,她便兴奋不已地找对方要了签名,并向对方表达了谢意。到了饭点,大家前去用餐,她本想与那位作家多接触一下。但见他不停地往自己的盘子里夹菜,肉和青菜都堆成了一座小山。他自顾自狼呑虎咽,不时抬头发表几句“高见”,丝毫不顾及周围的宾客。她对他的好感荡然无存。

  一个人的吃相里,藏着三观和人品。

  企业老总在选拔用人的时候,也往往通过吃饭来“察言观色”。对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筷子到处伸,“多吃多占”的人,决不会放到人事管理或管财管物的岗位上去。因为他“目中无人”,没有集体和大局观念,缺乏爱心,难以服众,又生性贪婪,常怀非分之想,一有机会便中饱私囊。所以,饭局决定格局。

  有时我参加聚餐或宴席,看到有的小孩见到菜上来了,可能是因为肚子饿了,就迫不及待地嚷嚷着要吃,甚至从母亲身上爬到桌面上用手去抓菜吃。这时,母亲不但不加以教育和阻止,还纵容、任凭孩子随心所欲,喜形于色,仿佛如此便显得孩子活泼可爱。殊不知,“从小看八十”,“树要从小扶,人要从小育”。这样不加管束,听之任之,长大后旧习不改,难以“成人”。

  《礼记》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见微知著。人品优与劣,筷子头上见分晓。

  (崔鹤同)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都市新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冬奥中国年
   第A11版:冬奥中国年
   第A12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3版:深锐周刊
   第A14版:深锐周刊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调色板
   第SS3版:时光计
   第SS4版:专页
春到人间 唤醒色彩
奢侈品涨价 消费者追不上?
更肥美的鱼在大河里
三盘水果
名家金句
晴朗天气节后下线,强冷空气和大雨扎堆来广州,天冷不如来场温泉之旅
不取悦,做自己
只吃自己面前的菜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