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摄影报道)在江门市启明里的一条小巷深处,有家“江门故事博物馆”,今年60岁的“老江门”容树荣在此讲述着江门的老故事。
启明里是江门市城区13个百年华侨古村落之一,2019年改造后,当地绵延百年的华侨华人文化得以彰显,如今已被确认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在启明里的一条小巷深处,一排红灯笼下面,就是容树荣的“江门故事博物馆”。容树荣是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是江门文物收藏研究会的荣誉会长,20多年来,他收藏了数千件瓷器、农具和照片,半年前,他在启明里租下一间民房,把这些宝贝摆进去,便开始在他的“江门故事博物馆”里向游客们讲述江门老故事。
“原来的启明里有围墙围着,有专门的更夫、更楼,较五邑其他地方的治安更好,是华侨归来安家立业的避风港……”容树荣说。在“江门故事博物馆”里,一幅幅发黄的黑白老照片记录着江门的农耕历程,果农在空地上晒陈皮,农民在田野里种甘蔗。也有反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门长堤、北街、车站的照片,还有记录着江门工业、旅游业发展历程的商标等。
据容树荣介绍,这间“江门故事博物馆”里收藏了大批明清及民国时期江门地区生产的针织、刺绣及陶瓷、玉器和木雕、竹器、铁器、铜器等老物件,都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另外还藏有反映侨乡文化的金山箱、留声机等。容树荣说,他希望通过“江门故事博物馆”让后人了解岭南地区特别是江门地区的风土人情及旧时的风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