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深耕厚植新高地
“四梁八柱”构未来

立足“双万”新起点 东莞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松山湖科学城效果图(局部)
这里将配建学术交流中心等系列辅助设施。
中子源路沿线,大装置、大平台串珠成链,科学城轮廓显现。
中国散裂中子源靶站大厅中间的多物理谱仪。

  今后5年,东莞瞄准GDP总量突破1.4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的目标,为大家提供了能量爆棚的想象空间。 立足“万亿GDP+千万人口”这一“双万”新起点,在1月5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作报告时,先后9次提及松山湖,从而成为被报告提及最多的镇街(园区),明确提出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举全市之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强化其对全市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从而更好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将东莞打造成大湾区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新高地,争取实现国家级科技奖和本土院士两项“零的突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蒋幸端 通讯员松湖

  空间布局

  “北湖南山”+“一核四区”

  去年10月,《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按照这一规划,整体将山水生态与科学功能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

  该规划范围包括松山湖高新区大部分区域,以及大朗镇、大岭山镇、黄江镇部分区域,细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90.5平方公里(含水域),协调区规划面积41.7平方公里。依托“北湖南山”的稀缺景观资源,重点依山环湖布局科技研发功能,外围邻近布局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功能。

  “一核四区”中,“一核”为大装置集聚核心区,位于巍峨山北麓及背山面湖地带,将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带动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并在巍峨山北麓规划建设用地4.4平方公里,保障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装置、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重大项目落地。其中“四区”方面,大学院所集聚区位于松山湖北岸,新材料产业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区位于松山湖西南岸及科学城大岭山片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产业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区则位于松山湖东部。而深莞科技成果合作转化区,主要位于科学城黄江片区,这里将作为松山湖、光明两个科学城的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共性技术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园区等功能,承接两个科学城的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将有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生态链等多链融合协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生态闭环。

  战略目标

  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科学城

  去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与光明科学城一起成为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短短20年时间,松山湖实现了从一片荔枝林到一座科学城的飞跃。《总体规划》明确,松山湖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主要承载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点,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为总目标,努力建成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以及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

  《总体规划》还提出了松山湖科学城2021年到2035年的“战略目标”。根据规划,到2022年,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标志性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到2025年,科技实力、营商环境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表示,松山湖科学城以“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全链条为“四梁”,以重大科技设施、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龙头企业、高端创新人才、高品质城市配套、一流创新环境为“八柱”,搭建起筑造未来之城的“实施框架”。

  科学会议

  打造高端科学活动品牌

  在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方面,东莞可谓深惟重虑。2018年以来,粤港澳院士峰会连续四年在东莞举办,累计邀请219位院士来到东莞,推动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在东莞集聚落地,还成为学术交流、技术对接、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与以往不同,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松山湖科学会议的“创会元年”。在去年12月1日举行的2021粤港澳院士峰会暨松山湖科学会议及第七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松山湖科学会议正式重磅启动。

  据了解,松山湖科学会议将对标香山科学会议、雁栖湖会议,着力打造科学会议高端品牌。1日当天,三场松山湖科学会议同期举行,这三场会议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迎军领衔的创新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科学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领衔的先进金属材料科学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领衔的发光材料与技术科学会议。

  未来松山湖科学会议还将配套举行松山湖科学会议产业发展论坛,整体采取顶尖科学家与产业界知名企业家“双主席”模式,着重聚焦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促进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工程化应用,精心打造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优质对接平台。如是借力这一平台,将有望吸引高层次人才加速向松山湖科学城集聚,为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并进一步打响松山湖科学城科学探索与成果转化高端会议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举行的松山湖建园20周年“改革、创新、再出发”大会上,除签约腾讯云等总投资超246亿元的一批重磅项目外,松山湖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广东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6所高校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共同签署《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发挥校地全面战略合作优势,进一步在东莞打造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

  两大装置“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

  松山湖建园20周年大会上,散裂中子源二期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两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情况首次披露,将于“十四五”期间全新启动建设。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世界第4台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已先后服务全球超过2600名用户,完成重要原创性课题超过600项,为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和轴承、深海潜水器等大型工程部件残余应力和服役性能检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也是新能源锂电池与储氢材料以及半导体芯片等材料检测不可替代的研究平台。

  “中国散裂中子源即将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介绍称,未来谱仪数量将在目前基础上扩建到20台左右,打靶功率将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设备实验能力进一步提升。“可满足国内外更多用户需求,为前沿科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研究平台,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贡献。”

  继散裂中子源之后,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是落户松山湖科学城的又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其目标是建设国际最先进的,波段、性能以及应用终端覆盖最全的,以阿秒时间分辨为突出特点的综合性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设施。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冯稷表示,该设施建成后将能同时从阿秒时间尺度和纳米空间尺度,全面揭示自然界存在的内壳层电子、价电子、自由电子等电子形态运动规律以及与电子耦合的其他作用机理,实现对超快电子运动的跟踪测量和操控,为包括高温超导、量子计算、癌症治疗等多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突破提供强劲推力。

  “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阿秒科学及先进激光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生物医药、能源等学科的原始创新和重大应用,支撑我国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冯稷表示。

  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

  在“双万”新起点上,松山湖科学城将如何深耕厚植、精心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并引领东莞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东莞将以参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领,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级,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次党代会上,肖亚非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东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抢抓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机遇,全面深化与广州、深圳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加强松山湖科学城等全市重大战略平台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一体联动发展。

  报告指出,下一个五年,东莞将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等的战略合作,全力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动工建设,推进南方光源预研测试平台建设,加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发展,抓紧做实科学基础设施集聚区。推进科研设施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加强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南沙科学城等的联动发展,共筑大湾区科研创新集聚地。东莞“将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争取国家级科技奖实现零的突破,力争3年内面向全球招揽引进10个战略科学家团队,争取5年内本土院士实现零的突破,从而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立足‘双万’新起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始终是东莞把握风口、稳中求进、安身立命的必然选择。”就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肖亚非表示东莞将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综合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院士声音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对标世界一流科学城,东莞应考虑出台针对性配套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科研工作者了解到松山湖倾向于欢迎哪一类人才、哪类企业、哪类项目。他建言,东莞应打造“品牌材料”,在某一材料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许宁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松山湖科学城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等发展基础,但是现在更应该以“清零”的心态来看。作为国家战略,松山湖科学城应对标国际一流科学城,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差异化,加强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个人建议在符合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应加强产业化落地的项目引进,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松山湖科学城应该和深圳光明科学城众多科研机构,共同谋划为国家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够发挥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上海、合肥、北京相比,大湾区的优势在于高技术产业多、企业研发能力强,但是应用基础研究的技术还比较差。松山湖科学城应该聚焦重点,比如说信息产业、材料科学、生命产业等,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东莞可依托散裂中子源,引进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或企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解决大量瓶颈问题。

  就湾区科创资源的流通而言,东莞应和港澳建立配套政策,加强在资源、人员、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交流,更好地发挥港澳优势。

 
     标题导航
~~~立足“双万”新起点 东莞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第A3版: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最美广州奋斗者15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冬奥中国年
   第A11版:冬奥中国年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大湾区观察
   第A15版:大湾区观察
   第A16版:健康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深耕厚植新高地“四梁八柱”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