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艺术圈,邝以明是一个较为独特的存在。他为人低调、温文儒雅,很难用一个固定的身份来认定他——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文学家?理论家?文博学者?似乎都不合适,但事实上又兼而有之。他坚毅的求学经历和丰富的工作阅历,使其在艺术各领域里游走并融合贯通,这在当代艺术家中是鲜见的。
最近,邝以明撰写的论文《印迹:晚清民国岭南印学的发展及其文化融贯》获评为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文艺长评文章。这是从全国12个文艺门类评出的三十多篇文章中唯一的书法篆刻论文,如此殊荣,客观证实了厚积薄发的他在诗书画印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运成
取舍之间,坎坷的求学之路
邝以明的求学之路坎坷艰辛。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东莞虎门的一所学校教书。出于对艺术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为准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他在教学之余不辞辛劳的于每周三和周六下午从虎门坐车到广州上外语课,下课后再连夜返回。奔波劳累半年后,他顺利考上广州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遂把安稳的工作辞掉,开始追随导师张弘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及其教学法,从而打下了良好的中国画笔墨基础。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邝以明先去了一个中专教书,两年后又调到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担任十香园纪念馆馆长、研究部主任等职。这让他有机会潜心研究岭南画派前辈的绘画手法和艺术风格,开启了他的学术研究之路,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2018年,邝以明考入暨南大学,攻读文艺美学方向博士学位,再次辞掉安稳的、工作七年的博物馆工作,继续学术的“修行”。在短短的读博三年中,他就在《学术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勤勉扎实的学术作风可见一斑。
邝以明就是在不断的取舍中,追寻自己的艺术天地,探寻自己的学术梦想,其中艰辛,冷暖自知。当然,这也塑造出他坚毅的行世品格以及在科研上的不走“寻常路”。他常说自己之所以能坚持在艺术、学术上孜孜以求,还与他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其太太是高校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每天坚持科研,儿子则爱好书画、音乐,尤喜欢看书,手不释卷。良好的家风给了他一个耽于艺术的定力,一个坚持学术的方向和一种持续的爆发力。
论文获奖,缘于岭南印学的魅力
邝以明有着文人的谦逊。其实早在2016年,他研究岭南印学的论文《基于邓尔雅的非汉字系统文字入印现象探讨近代岭南旧学新知对“粤派”篆刻艺术的影响》就获得过西泠印社主办的“篆物铭形——图形与非汉字系统文字印章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第一名,他也由此成为当时西泠印社最年轻的社员之一。“啄木鸟杯”是中国文艺评论领域的最高奖。邝以明在获得上述两个奖项后,却表示岭南文化(岭南印学)本身的学术价值、学术魅力得到大众的关注与评委的认可,努力于此学的自己才能够获得荣誉,这绝非个人之功;另外,他还指出印学本身就是一门“冷门绝学”,岭南印学又是一个地域性的文化研究门类,相关的论文可以获得大奖,反映出中国文艺评论视角的扩大和空间的延伸,这正是当下文艺评论繁荣的重要表征之一。
对于当下的文艺评论,邝以明坚持激浊扬清、客观评价的标准。多年的文博工作经验和读博期间的学术积累,使他既强调以丰富的史料和一手的文献来审视问题,又擅长从文化地理学、文艺美学的方法论来契入、探讨问题,从而独辟蹊径。评选《印迹:晚清民国岭南印学的发展及其文化融贯》的专家一致认为,该文在史料上梳理得当,有考有据、文献扎实、条理清晰,有较强的学术性,对印学理论建构有参考价值。
至于晚清民国岭南印学兴盛的原因,邝以明认为主要缘于其时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与文化背景的文人、艺术家之间的频繁交流,从而产生新文化品格、新艺术作风——文化融贯始终是岭南艺术的主要特点。就晚清民国的岭南人才交流与聚集的路径而言,主要体现为三种类型:其一是旅粤和仕宦于粤的文人、政要,如张之洞、吴大澂、徐三庚、黄牧甫等;其二是外地落籍岭南的艺术家,如自江浙一带来粤的孟鸿光、陈钟麟等;其三是岭南本土的文士,如张敬修、陈澧等。另外,得清中晚期的海上贸易之助,广州发展迅猛的经济以及丰厚的金石积累,又是其时岭南印学成为高峰的必然物质条件。
艺术行旅,俯拾即是、立足岭南
邝以明的艺术行旅造就了他多重身份。他既是西泠印社社员,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是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东省学校美育专家库专家等。他除了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之外,书法、中国画作品也多次获奖。
他以学问为艺文涵养,以广州美术学院、暨南大学的美术与文艺学专业训练为根基,孜孜于“学”与“技”之间的平衡追求,初步达到融合之境,这得益于他独特的时间分配方式。他在大学与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书画篆刻实践,在博物馆工作与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则主要专注于学术研究。每个阶段的专项训练,使他能够精一,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又使他能够博闻。邝以明的艺术状态颇为有趣,他强调自己喜欢冬天写字,夏天刻印,春秋二季画画。其原因是冬天冷,外出写生和刻印多有不便,但是写字,尤其运肘写大字受影响的程度不大;夏天热,手指灵便,刻印能把握于方寸之间;春秋两个季节,气候温润,中国画写生和创作都更容易表现出“润含春雨”或“干裂秋风”的意韵。他说这叫顺势而为。
邝以明顺势而为的另一表现,就是无论他的书画篆刻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立足于岭南,以及身边俯拾即是的风物。他的书法兼习各体,篆隶书宗秦汉,行草书取法魏晋与宋人风格。篆刻则以秦印和元朱文为主,其书印延续的实际上就是晚清时期岭南“朴学”大儒陈澧所倡导的书风、印学之脉络。由于长年居于广州,他近十年来的中国画常以广州城市景观为题材。
另外,上述以广州城市景观为题材的中国画,大都是他在下班的路上,与家人度假期间,随身携笔勾画,回家整理而成之作。也因如此,广州的沙面、公园前、市政协、珠江帝景等众多的广州景致都留下了他写生的身影。这些作品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鲜活的时代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诸如天空出现的彩虹、家门口的水泥公路、雨中的都市建筑都能协调入画,生机盎然。邝以明也曾跑到太行山和雁荡山去采风,但他觉得始终不够深入,远不如描绘自己长年生活中的景物来得自然、朴实和生动。
此外,邝以明还参与策划并实施了第三届广东岭南美术大展、“岭南墨妙——容庚、秦咢生、吴子复、李曲斋、张大经研讨会”“百年华诞·翰墨薪传——第二届广东省教师书法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并担任活动的相关评委。他坦言自己热爱文化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将岭南文化向世人更多地呈现出来,也希望为广东文艺展现应有的担当,因为这比个人荣誉有着更重要、更大的价值。或许,这一心愿正如他的微信签名所言“以一炬之光,满室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