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何健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每天傍晚6点半,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大石社区百乐园小区里渐渐热闹起来,下班的、接孩子的、遛狗的……大家各自忙碌着,小区聋哑居民张惠霞也不例外。
此刻,她穿上红马甲,戴上袖章、袖套、手套、口罩,走出家门,径直来到小区的垃圾桶前。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张惠霞将作为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在这里引导和督促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随着居民吃完晚饭,下楼投放垃圾的人多了起来,张惠霞也忙了起来。
垃圾分类督导工作,靠的是沟通。张惠霞听不见、讲不出,她只能通过比画双手打哑语,与人交流。即使有的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她也总是很有耐心。做督导员一年多时间了,她风雨无阻,每天都按时站在桶边。在张惠霞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不少居民慢慢地养成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时间久了,有时候张惠霞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邻居就明白垃圾分类哪里做得不到位了,连忙重新分。
“特别是夏天,投放点又脏又臭,大家都避之不及。而她却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下来,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她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劝导。”大石社区党委书记赵伟军说。看到张惠霞忙碌的样子,在小区住了20多年的老街坊刘炳球不禁竖起了大拇指,“靠着双手,勤勤恳恳地劳动,值得尊重。”
聋哑阿姨当上“站桶员”
张惠霞在百乐园小区居住6年了,由于身体原因,年过六旬的她平时除了照顾好家人饮食生活起居外,就是在小区里收拾一些废旧纸箱等可回收垃圾挣点钱。
2020年6月,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招募垃圾分类督导员时物业公司选中了她。“当时我们考虑了一下张惠霞的情况,认为督导员的工作适合她,就特意上门征求了她和家人的意见。没想到她工作挺认真的,居民也反映她做得不错。”百乐园小区物业公司经理史群生表示。
起初,张惠霞的女儿不太接受她做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而且因为工作时间的缘故,使得她跟家人吃饭的时间都不同步。
但经过一段时间,张惠霞的付出和坚持得到物业公司和居民的积极反馈,她的女儿也表示,只要母亲觉得做得开心,她都会支持。女儿通过微信转述母亲的想法:“既然答应了,就要把它做好。”
宋姨是张惠霞的搭档,一起工作久了,宋姨能看懂张惠霞的不少手势了。“她很聪明,垃圾分类的图示一看都懂,每件垃圾怎么分,她清清楚楚。”宋姨说,张惠霞很爱笑,微笑让她工作起来很有亲和力,“刚开始,看到居民不分类,她一声不吭、笑盈盈地接过来就自己分,大家都很不好意思。”
史群生说,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工作时间是一早一晚,早上6时30分至9时,傍晚6时30分至9时,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补贴,加之工作又脏又累,特别是夏天站在垃圾桶旁酸臭难忍,很少人能坚持干下来,“这个岗位虽然微小,但对小区垃圾分类开展来说,又至关重要。”
投放点旁,邻居天天见她
百乐园小区是一个29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共有19栋楼,住户254户,设有2个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张惠霞负责小区13栋旁的定时投放点。
万事开头难,小区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也有一段“阵痛期”。在分类投放桶边,有的居民就是不肯分类,直接把不分类的一大包垃圾扔进去,扭头就走。对此,张惠霞却不生气,会默默地把垃圾重新分类好。
尽管跟居民打交道有些困难,但是她依旧对每个人笑脸相迎,如果出现了混投,她会耐心地用手势指引居民,原地重新分好类再投放,遇到分得好的居民还会给他竖起大拇指。
站在垃圾桶旁边,夏天高温不好受,还会被蚊虫叮咬,更难忍受的是湿垃圾混杂在一起所产生的刺鼻难闻的气味,又脏又臭。
可是,张惠霞每天都会把垃圾分类桶点打理得整洁有序,把卫生搞好,给垃圾桶杀菌消毒、抹洗、拖地,不厌其烦。
百乐园小区每天产生垃圾800-900公斤,其中包括餐厨垃圾150公斤左右,相对于大型社区来说,垃圾量不算大,但小区只有3名垃圾分类督导员,“除了督导分类,他们还要负责拉桶、洗桶,工作量挺大。”大石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振球说。
面对较为繁重的工作,张惠霞除了偶尔身体不适时要同事顶一下班外,几乎做到一年365天全勤,“张惠霞干起活来很认真,尽职尽责,不怕脏不怕累,把桶点的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做得很出色。居民从不配合分类到现在主动分类,有她的一份功劳。”陈振球说。
她的行动,是最好的劝导
百乐园小区住户不多,又有不少是老街坊,碰面多、交流多,很容易形成温暖的熟人社会。同一个屋檐下,大家相处融洽和谐,正如小区名字一样,百家和乐。
张惠霞虽然入住小区时间不太长,但邻居们早把这个“不会说话”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当成了自家人。在这个大家庭里,通过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张惠霞认识了许多邻居。垃圾分类正如一根纽带,让她更好地融入进来。
张惠霞还曾帮助一位老人邻居找回珍贵失物。那天晚上10点左右,张惠霞已下班回到家里,一位老人急匆匆地来找张惠霞,称自己把珍藏已久的药方不小心当作废纸扔进了垃圾桶,可是垃圾桶已经全部都被收回到垃圾房里,找不到药方了。这可是老人保命的药方。
了解情况后,张惠霞没有犹豫,立刻带着老人到小区垃圾房,帮老人逐一翻拣放满垃圾的垃圾桶。经过张惠霞仔细翻拣,20分钟后,药方找到了。
这样的发生在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小故事,还有很多。一件件小事,让张惠霞与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更加熟悉起来,劝导工作也轻松了很多。有时候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邻居就明白垃圾分类哪里做得不到位了,赶紧补救。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越做越好。居民垃圾分类的投放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小区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她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劝导。”大石社区党委书记赵伟军说。看到张惠霞忙碌的样子,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老街坊刘炳球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她虽不会说话,却总是在默默干。靠着双手,勤勤恳恳地去劳动,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