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就用广式腊肠做个煲仔饭。”前阵子,我寄回老家的年货陆续到达各位亲友的家中,厨艺精湛的大姨一收到腊肠便迫不及待地搜了好些做菜小视频,准备在大年夜一展身手。
这个春节,广式腊肠不仅将现身于我众多亲友的团年饭中,还将被端上无数生活在广东之外的人们的饭桌。“2021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广味”年货颇受青睐,广式腊肠和潮汕牛肉丸等一道成为“香饽饽”,在全国年货销售量中名列前茅。就在1月23日3时30分,粤港澳大湾区今年发出的第300趟年货班列从广铁集团棠溪车站出发,满载着200余吨、合计12万余件的年货驶往杭州,为长三角地区的居民送去地道“广味”。而像这样的年货班列,不仅开出了广东,开至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且还开出了国门,开往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地方。优质的出品、发达的快递业、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等,共同成就了“广味”年货的今天,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亦能“煲”出香喷喷的“广味年”。
而要将“舌尖上的广味年”煲得更好,还需添加两样“佐料”。其一是创新。如,年货品种的创新。一方面,从传统中找寻灵感,运用现代“演绎方式”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生;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等更为精准地把握消费需求,洞察新趋势,研发新品种。再如,销售渠道的创新。此前在贵阳北往北京西方向的高铁上开的“高铁年货超市”,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超市”集合了10余种农特产品,既提供试吃——列车员会捧着色香四溢的贵州腊肉在车厢内来回穿梭,还服务到家——看中年货后可在小程序上下单,商家将年货直接送到家门口,不用自己拎。
其二则是用心。大姨在收到我寄去的腊肠后,就对包装提了些建议:“外包装上最好能介绍一下腊肠的基本做法,毕竟很多外地人都对广式腊肠不大了解。如果商家能拍一些教做菜的短视频,我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便能看到就更好了。”用心,就是多聆听消费者的声音,并呼应其需求,于细节中精益求精,升级产品与服务。
当创新与用心源源不断地注入“广味”年货,这煲“舌尖上的广味年”势必愈发美味。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