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明确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当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中国父母进入了“依法带娃的时代”。父母“依法带娃”如何带,怎么带好?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姝泓、肖桂来)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提交提案,建议凝聚社会力量,关注家庭教育。
“从来没有一门课教你怎样做父母。”1月23日,杜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至关重要,有助于形成立体、全方位的教育格局,激活各个主体、各个层面功能,打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在履职过程中,杜兰透露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715份家长的问卷反馈,了解到当前家庭教育还存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相关国家法规政策不了解、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清楚、对家庭教育现状不满意,以及很多家长都表示存在陪伴孩子时间少或家庭教育方法不正确、对孩子的学习辅导不擅长等问题。
“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资源最集聚的城市,应该在全国掀起的家庭教育热潮中,树立标杆,走在前列。”杜兰建议,由各级政府牵头,汇聚家长代表、教育专家以及教育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在各地成立“家校社”共建委员会,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出谋划策,提高相关机制与体系的可操作性与效果。同时,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宣传,开展各类主题的公益家庭教育宣传活动,营造更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做实做深,仅靠日益紧缺的人力是难以做到的,尤其是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进行线下集中学习或接受指导。”杜兰还建议,鼓励与支持探索新兴技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应用,包括开设网络培训课程、开展直播宣讲活动、打造家庭教育问询机器人热线、使用智能学习设备指导学习、研发可引导家长情绪的家庭谈心智能空间等,为广大家长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
杜兰认为,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她观察到,身边有部分家长把客厅电视拆除,改成书架,家里随处都能拿起书来阅读。“孩子在父母的带动下,一起读书,未来也能回忆起共同相处的时光,这也是一种‘黄金陪伴’”。
科技+教育
让更多学生建立起数字素养
涂子沛:
增加数据科学教学内容 提升青少年“数商”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晓宜)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日前,市人大代表、数文明(广东)科技有限公司CEO涂子沛接受记者采访,建议在青少年教学中增加科技创新的内容。“广州外国语学校最近成立了一个博雅少年科学院,有一批科技企业走进校园,不少广州本土的高科技企业进校园,如科大讯飞把语音数据产品带到校园,小马智行、小鹏汽车把自己的汽车产品开进校园,我认为非常好。”他说。
“把广州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打通起来,让广州的青少年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力量。”涂子沛建议在高科技企业中组建成立青少年科技创新联盟,企业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产品样本供展览、参观、研讨、项目学习;同时,学校也可以组成联盟,对接企业联盟。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教学内容方面,涂子沛表示,近年来可以明显看到人工智能、编程类相关课程的供给正在增加,中小学生都能接触到相关内容,但忽视了数据科学的教学。他提到了“数商”的概念,“数商就是对数据科学技能的掌握能力,跟智商、情商等各种‘商’一样重要。”对此,涂子沛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调整,增加一些数据科学的内容。
钟志强:
用数字化为教育公平按下快进键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钟达文)作为90后人大代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钟志强是第一次参加两会,他在本次两会上将提出数字化经济相关的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将全民教育与数字化经济建设更紧密地结合。”钟志强认为,数字化经济发展推动人才结构的变革,具备较强数字素养以及较强成长学习的复合型人才将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动力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持续强化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投入,以数字经济为重心,以信息化工作2.0为抓手,完善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打破时空隔阻,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城镇、农村中小学普及,用数字化为教育公平按下快进键,让更多处于基础教育的学生建立起较好的数字素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需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如加强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技术人才的专项培养,开设符合产业用工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采取校企共建的形式建立一批优质的实训基地,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素养、掌握技能,为数字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陈腾飞:
用精品网课服务更多学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钟达文)第一次参加两会履职的广州市人大代表陈腾飞是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算法总监。作为“技术高手”的他在本次两会上将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智能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对于空中载人自动驾驶工具来说,保证安全是很重要的,取得适航证,是载人自动驾驶走向市场必须的”,陈腾飞说,“建议行业要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详细梳理,这不但可以让单个企业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还将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完善对空中载人的法规。”
陈腾飞也特别关注教育问题。在“双减”政策为学生、家长、学校和老师带来深刻影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通过数字资源、优化课程提升学生在课余的学习质量?陈腾飞有自己的见解:“信息化可以降低教育的成本,一套精品课程的传播范围会更广,网课可低成本地面向本校学生,也可以服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师生,让网课更有乐趣、更吸引人,这将有利于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职业教育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职业教育根基深厚,功底扎实,职业院校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在校生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办学实力居全省、全国前列,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州职业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日前,针对广州职业教育发展,部分市人大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提出多个建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宜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张晓宜
张雅利:
做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育训并举”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副校长张雅利建议,应当把握“类型”教育的定位,构建广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强化职业中等教育的基础地位,高质量发展职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要做到‘职普融通’,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张雅利补充,应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张雅利建议,应当创新“产教融合”,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搭建一个平台,把学校、企业集合起来,在这个平台上做产教融合的示范引领,让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张雅利表示,还应注重“育训并举”,共建共构共享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企业、院校、协会协作共同建立评价标准、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评价、共同激励,提升人才培训培养价值、提高评价认证信用。除此之外,应当推进建设崇尚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大力实施新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强全民数字技能培训、“四新经济”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等。
徐嵩:
支持符合条件的院校申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营造社会对职业教育‘高看一眼’,企业对技能人才‘厚爱一分’的良好局面,为全国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总结广州经验、探索广州道路、提炼广州办法。”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市人大代表、国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徐嵩建议,应积极探索健全培养成长体系、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社会全面提升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徐嵩建议,广州市在摸清职业教育“家底”的基础上,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院校申请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同时,建议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各项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广州职业教育提质增效,让职业教育“香起来、强起来”。
“建议加大政策支撑力度,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及人才就业过程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徐嵩提出,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职业教育,鼓励依法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办学、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学徒培训等等,明确详细的政策指引和具体的奖励措施。同时扩大招生,除面向省内市内招生外,还应将招生指标向省外主要务工来源地大幅倾斜。
在产教融合方面,徐嵩建议广州深化产教融合相关机制改革,“由政府搭台,行业参与,校企唱戏,以此促进政、行、校、企四方有效对接。”如何推动校企精准对接?徐嵩建议,一是在《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的基础上出台市级配套实施细则,指导地方政府落实校企精准对接政策,加快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落地方式;二是出台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成本分摊、所得利润分配等方面政策,给学校相应处置自主权,提高企业的参与回报;三是加大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税收抵扣或减免比例;四是出台政策允许企业根据校企合作中所承担工作量,与学校一起合理分配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