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防范“假优惠、真套路”陷阱

  热评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春节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商家的打折促销行为,低价不等于实惠,消费者要擦亮双眼,甄别所谓“低价”是“真实惠”还是“设套路”,尤其要注意防范不法商家的超低价陷阱。

  每年春节前夕,都是“买买买”旺季。人们揣着满心的喜悦及鼓鼓的钱包,购置食品、服装、电子产品及旅游产品等各类“年货”,送给亲朋好友作为礼物,也犒劳辛苦了一年的自己。如此好的销售时机,商家自然不会错过。线上线下促销满天飞,看得人眼花缭乱,其中很多是“真实惠”,但也有一些是“假优惠,真套路”。

  如,某些商家在年终岁末喜欢用“充多少送多少”“高额返现”等招数,复杂的算法及使用规则让消费者恨不能变身“数学家”。又如,每逢春节前夕便会在大街小巷冒出来的“清仓甩卖店”,多打着“年终清库存”“回笼资金”的旗号,卖的东西极其便宜,但其中的“杂牌品”或“无牌品”品质没有保障,所谓“品牌货”也是真假难辨。而且,此类“清仓店”多以短租形式租下闲置商铺,玩的是“快闪”,若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讨说法。

  这些“假优惠,真套路”的存在,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无益于消费市场的优化发展。怎么办?加强监管是一个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巡查,根据消费者投诉及时对某些商家的不良经营手段加以惩戒,清理某些不法商家,以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需求端和供给端也要一同“升级”。于消费者而言,要“升级”得更为理性,更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于经营者而言,则要“升级”得更为尊重消费者。经营者须明白,消费者确实喜欢价廉,但如果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而耍一些“假让利”花招,短期内可能可以糊弄一些人,但从长远来看只会失去消费者信任。而为了追求低价牺牲品质就更不可取。消费者不仅看重价廉,亦看重物美。不少经营者的成功案例也告诉我们,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销售渠道的改进等,完全可以同时实现价格的下调和品质的提升。只有更加尊重消费者,多些诚意,少些套路,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赢得未来的发展机遇。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22广州两会
   第A3版:2022广州两会
   第A4版:评论
   第A5版:2022广州两会
   第A6版:2022广州两会·热话题
   第A7版:2022广州两会·热话题
   第A8版:专题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
   第A14版:北京冬奥会
   第A15版: 文化周刊·诗意
   第A16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汇聚奋进力量 谱写时代新篇
从社区着笔,做细民生大文章
满屏“金钱豹”
一根跳绳上的追梦追光力量
微评
防范“假优惠、真套路”陷阱
多方惩戒彰显对家暴零容忍
酒店推“虎景房”需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