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 广州团代表解密疫情封控区孕妇就医保障

封控区内202位妈妈平安分娩

方晴、魏丽娜、徐雯雯、何颖思、邓潇丽

  昨日下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接受采访的9位省人大代表分别来自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门、肇庆、揭阳、阳江、河源代表团,回应的话题包括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湾区发展、公共卫生、乡村振兴等。

  这是广东省第四年开启“代表通道”。从公众关心的“如何保障封控区内妈妈平安分娩”,到基层立法点参与国家最高立法背后的故事,代表们详尽务实的回应和分享,让“代表通道”响起了更多基层声音,关切更多民生诉求,成为代表与社会公众深化联系的纽带之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魏丽娜、徐雯雯、何颖思、邓潇丽

  省人大代表,河源龙川县岩镇鹊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海:

  激励更多青年人才

  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卢海在近十年的经历中,深深认识到农村发展的短板:村“两委”班子干部基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在家党员老龄化严重。2017年6月,卢海通过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上任后一直努力让乡村找得到可用的人才,让乡村留得住优秀的人才。 2019年,龙川县委实施“育苗”工程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后备干部的到来,大大弥补了村“两委”班子的短板,提升了“班子”整体工作能力。

  而他考虑更为长远的是,如何激励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返乡,投身到美丽岭南、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为此,他今年提交建议,希望省委省政府尽快出台“育苗”工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类政策,科学规划他们的成长轨道,让美丽乡村成为年轻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省人大代表、省节能中心信息部部长田中华:

  重点领域用电

  始终有保障且价格平稳

  田中华围绕广东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阐述观点。“2021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能源电力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虽然遭遇了用电紧张,但居民、农业、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用电始终有保障且价格平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田中华说,“十四五”时期,广东规划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4300万千瓦。但新能源比重上升也会给电网稳定运行和电价上涨带来压力。他认为,对标“双碳”目标,对标广东提出的2035年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下一步还需要继续充分发挥节能的源头把控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持续提升工业用能效率,超前部署、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和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加快高效节能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普及应用、减少高耗能产品出口。

  省人大代表、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陈洪锦:

  超前培养科研生产人员

  为创新“造血”

  “我从事制造行业一线信息化工作12年,见证我所在的企业从传统软件走向现在的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陈洪锦说,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蔓延影响,企业仍然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近30%。“这得益于企业重视创新,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得益于我们省建设科技创新强省战略。”

  广东如何下好这步科技创新的“先手棋”?陈洪锦认为,首先要政策引领,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创新政策,积极建设数字经济平台,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示范区,链接核心产业上下游。

  他还强调要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计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培养须立足长远规划,兼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超前培养科研和生产人员。陈洪锦呼吁进行教育变革,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广东省的创新时代不断注入“造血细胞”。

  省人大代表、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张杰:

  基层立法联系点

  越来越被群众知晓认可

  张杰于2020年8月,在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后,原汁原味收集群众意见,使“街谈巷议”成为立法者的考量。

  他举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在江门市征求意见时,从线上线下征集到37条意见建议,最终有11条意见被采纳。就是像这样一条条来自基层的意见被采纳,越来越多基层的声音被听见,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存在和意义也被越来越多的群众知晓和认可。”

  据张杰介绍,一年多来,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围绕全国、省、市立法,先后提出461条立法建议、61条被采纳。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修订的法律法规就有20多部,其中都闪烁着“江门智慧”。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委书记夏慧敏:

  42小时内收集封控区

  3200多名孕妇信息及需求

  夏慧敏表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基于10年的努力所创建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构建了一个超大城市妇幼健康精准服务的新模式。

  据了解,去年6月,当广州面临着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正面袭击时,中心第一时间快速上线了“穗好孕”小程序,在42小时内就收集了封控区3200多名孕妇信息及需求。夏慧敏说,基于这些信息,中心建立“三人小组”医疗队为孕妇提供上门服务,点对点用专车把需要分娩的孕妇接到封控区医院,解决入院待产“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医院派驻医护人员进驻封控区,第一时间将危重症新生儿转运至妇儿中心救治,坚决做到不遗漏、不放弃。“在封控期间,因为我们的这些服务,202位封控区内的妈妈平安分娩,新生儿全部健康转运。”夏慧敏说。

  省人大代表、肇庆市总工会财贸工会副主席樊荣:

  让岭南文化风土人情资源

  活起来、动起来

  “布局广东研学文旅产业、工业旅游精品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等,让岭南文化风土人情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来自肇庆的省人大代表樊荣呼吁。

  他建议,加大湾区粤港澳青年原创文化产业园基地扶持力度,和加强文化传承的立法保护。充分发挥人大立法和监督职能,制定和完善文化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落地实施,开展非遗传承人数字化、抢救性记录等工作。

  “积极推动岭南特色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鼓励文化‘走出去’,可以展示岭南文化软实力和中西文化的融合特质。”樊荣说。

  省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副局长林炜霞:

  14.9万户纳税人“首违不罚”

  税收执法有温度

  税务部门如何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林炜霞表示,持续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可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去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后,税收执法更加彰显温度。”

  林炜霞特别谈到其中的“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实施“首违不罚”之后,相当于给企业提供了改正的机会,只需要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补充申报,办理不予处罚确认手续即可,前后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相关记录也不再纳入纳税信用评价。据统计,2021年4月至12月,全省共对约14.9万户纳税人适用“首违不罚”,并同步进行说理教育,打造“免罚+教育”的柔性执法模式,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潘裕娟: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要融入国家高铁网

  潘裕娟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合作区无论是在民生还是在产业发展,或者是法治建设等方面都有了一番新的气象。

  对合作区下一步的开发、开放,潘裕娟建议,一是要提高民生融合度,二是要提高合作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

  在提高民生融合度方面,可以以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合作产业园等平台为载体,吸引更多的澳门青年到合作区来就业发展。围绕澳门青年的发展就业要加快建设民生配套工程,积极对接澳门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方面,她建议要提高合作区对外联系的大通道、大交通。合作区要融入国家高铁网,让合作区的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宝安湾垃圾分类处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琼:

  “双区”建设

  既“高大上”也“接地气”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我觉得‘双区’建设既‘高大上’,也‘接地气’,与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陈琼分享了其经历的“双区”建设故事。

  “去年开始我明显感到,身边来自港澳的同事和朋友越来越多了。”陈琼说,她从身边的朋友了解到,去年一年光深圳前海便新增孵化香港创业团队80多家,还有港籍青年到深圳当公务员。她还发现,大湾区的交通更便捷了。“去年底,赣深高铁通车,试运行时我受邀体验,从深圳到惠州、东莞只要十几分钟,进一步拉近了深莞惠等湾区城市的时空距离。”

  陈琼希望,大湾区各城市的交通网络能织得更密;城市间推动教育、医疗、保障房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更优质、便利的生活圈;共同规划运营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建设,合力破解“垃圾围城”等城市治理问题。

 
     标题导航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开启 广州团代表解密疫情封控区孕妇就医保障~~~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
~~~
~~~
代表委员共议“城市大脑”数字化:~~~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22广东两会·代表委员通道
   第A3版:2022广东两会·在现场
   第A4版:2022广东两会·工作报告
   第A5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迎接2022广州两会
   第A6版:要闻·国内
   第A7版:文娱·闲情
   第A8版:北京冬奥会
封控区内202位妈妈平安分娩
多措并举延续互联网人才价值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选举大会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截至19日收到820件提案
数据回流畅通基层治理集思广益建设“数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