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晓星 见习记者林欣潼 通讯员王明国)纸桥如何承重?如何运用导演思维来看电影?广彩装饰瓷碟如何设计与制作?……这些,都在1月18日广州市南武中学开展的科技节活动上得到展示。活动上,高一、高二学生化身“科技达人”“文艺达人”,展示自己这学期在校本选修课程中的阶段性学习成果。据悉,为了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南武中学正建设“CCAE科学高中部”。
用实践检验课本知识
这学期,许昕、李欣妍和其他两位同学参加了学校的“斯坦福大学实验室”校本选修课程。借助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尝试用秀丽隐杆线虫来做实验,验证生物课上所学的孟德尔分离定律。
尽管这次实验没有成功,但仍有收获。“虽然我们已经在课本上学过分离定律原理,但仍要有科学探究精神,用实践检验课本知识。”四位同学通过实验过程,对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聂耿彦和何进运同学则分享了《室外停车场智能保护降温装置》,该项目还入围了第十九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活动终评。“我们设计这一装置,是希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何进运介绍。
自去年启动研究以来,他们的装置从1.0版本发展到了3.0版本,经过了图纸设计、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编程设计和调整等过程,涉及数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何进运和聂耿彦分享了研究感想,“将学科知识和动手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我们对专业学科的理解。”
每位学生都参加科创性社团
“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过程中,你有能力参与到其中吗?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这是你们的世界,是你们精力旺盛的黄金时期,你如何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如何选择专业方向,是否能在国家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前途空间?”南武中学副校长邱惠红对同学们发出了提问。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学阶段就了解掌握一些科普知识,非常重要。”邱惠红介绍,南武中学设立“CCAE科学高中部”——包括建设八大科技创新实验室,建构“一体”“两翼”科学高中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设兼具科技与人文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如STEM、“斯坦福大学实验室”、人工智能项目、新媒体、广彩等课程。南武学生在科技节上展示的结课报告,就是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科创性社团,希望同学们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提升科学素养。”邱惠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