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津大学公布2022年秋季入学申请结果,广佛学子表现不俗。面对激烈的申请竞争,他们缘何能够脱颖而出?被世界名校青睐的学子们,身上有哪些特质可以学习借鉴?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婧 通讯员陈燕婷、郑少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解绍菁:从小耳濡目染 逐梦地球科学
来自省实AP国际课程的解绍菁同学拿到的是牛津大学地球科学专业本硕连读录取通知。解绍菁坦言,申请牛津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学生中佼佼者众多,对于自己能否被录取,此前她心里并没底,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解绍菁说,地球科学一直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原来,解绍菁的爷爷奶奶都是地质研究工作者,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对地理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不过在入读高中之前,她并未决定将其作为未来专业。彼时,解绍菁并没有清晰的专业意向,只是更倾向于理工科。为了给日后的专业方向打好基础,解绍菁一直秉承通识教育的理念,努力把所学科目都学好。“不管学什么,最好对每个领域都有了解。”
直到高一暑假参加康奈尔大学的地球科学夏校。那次夏校后,解绍菁对地球科学这门专业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之后她主动参加了不少专业相关的活动,更加坚定了想要学地质类专业的决心。对于解绍菁要读什么专业,家里人一直非常开明,充分尊重她的兴趣和选择。
在解绍菁看来,她之所以能被牛津大学录取可能在于自己和申请专业的匹配度。“当然自己要很努力,也要和升学指导老师多沟通。”解绍菁说,无论专业类活动资源推荐,还是文书写作,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都能提供很大的帮助。牛津大学的申请文书尤其注重专业匹配度,如何在文书中体现自己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显得更为重要。而在申请策略上,解绍菁采取了多国联申,以增加录取可能性。
王祈:一直与音乐相伴 梦想成为创意表演者
辰美国际艺术教育(以下简称辰美)2022届音乐专业学子王祈斩获牛津大学音乐系本科预录取offer。“音乐陪伴了我整个青春,我想一直与音乐相伴。”王祈告诉记者,她自小就开始接触音乐,以前只是把音乐当成一种兴趣,从爵士鼓开始到各种乐器,她在不断地尝试和摸索中渐渐爱上音乐,初中时更决定将来往音乐专业方向发展。
在辰美学习A-level课程时,王祈意识到自己喜欢分析音乐和探索作曲技巧的演变,这进一步为她指明了专业方向。“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在音乐分析和历史意识方面具有深入研究的创意表演者。”如今,王祈的学业规划非常明晰,她期待着大学期间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包括和声、分析和音乐学等,更好地发挥自己身上的潜力。同时,牛津大学给学生提供的辅导支持和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也深深吸引着她。
王祈坦言,她会定期给自己制定好学习计划,因此平时的学习压力其实不算大。音乐方面要练习的新曲子,学业方面近期要备考的内容等,她都会清晰地将这些事情划分成几大板块,然后据此来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来执行。制定学习计划时,王祈会提前把休息时间考虑进去,比如说学习一个小时后她就会让自己停下来休息放松一下。“这样才不会长期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在放松心态下学习效果会更好。”
谈及申请牛津大学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王祈说,牛津大学的面试相比来说偏专业,面试官会问及乐理等理论方面的知识,还会根据她提交的作词提出创作灵感的来源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师弟师妹们平时要注重专业知识方面的积累,做好充足的准备。“还有一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不留任何遗憾就可以了。”
大学新生活 建议这样过
被世界名校青睐的学子,身上具备哪些特质?在辰美国际艺术教育校务委员会主席黄秋艳看来,学生的个人气质特点需符合所申请名校所青睐的学生特点,这在申请中很是关键,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此外,能被牛津剑桥这些名校录取的学生学术能力要很出色,在国际考试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个人综合素质同样要全面,包括知识运用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些个人素养在申请文书和面试中均能体现。
对于学生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黄秋艳建议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规划和管理好时间,在有限的大学时间投入无限的精力。还要多交友广游历,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处,不断开阔视野,拓宽人生的宽度。
省实AP国际课程升学规划总监孙润钰也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同学们在高中阶段经过完善体系的培养,在大学学习和生活适应衔接上一般没有问题,但她要提醒的是,大学阶段可能会更忙,做好时间管理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时间管理是一项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另外,保持良好的绩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随着家长教育理念和视野的逐渐开阔,越来越多的家庭为孩子选择国际教育路径。与此同时,可供选择的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也多点开花,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孙润钰认为,在政策支持、家长和学生有需求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有能力的人投身国际教育行列,这是一件好事情。
从事升学规划工作已近十年,孙润钰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家长和学生在学业规划和专业选择上更多元的变化。她指出,家长应该更多元地去考虑,允许孩子忠于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当学生把契合自己的兴趣“发挥到极致”,同样可以满足大学的要求,也符合社会各行各业多元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