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议审查广东省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及2022年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69.41亿元,增长3%。今年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重点支持科技攻关、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生态环保等重点项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岳才轩
去年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
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俗称“四本预算”。而一般公共预算往往最受关注。报告显示,2021年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103.43亿元,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5.6%,其中税收收入占比76.5%。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调入资金等收入后,2021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214.15亿元。
重点支出实现应保尽保,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222.73亿元,增长4.2%,两年平均增长2.6%。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9069.59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1551.11亿元,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及债务转贷支出6282.49亿元。
此外,报告显示,主要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2021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490.87亿元,负增长1.8%。
地方政府债务方面,2021年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执行数20414.84亿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2021年全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759.9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4069.46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领域。
省财政厅介绍,去年广东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工作。截至去年底,全省存量隐性债务基本实现清零。
去年民生类支出12805.53亿元
2021年,省本级从预算编制源头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预算10%以上,大力精简会议、培训、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30%以上。
具体投入包括:聚焦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全省投入疫情防控资金453.76亿元,优先保障疫情防控所需,支持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1.24亿人、2.75亿剂次。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达到818家;聚焦“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前瞻系统谋划11项重点财税政策,争取中央支持、推动政策落地,充分释放利好叠加效应;聚焦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投入约66亿元,全力保障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设立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亿元,支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聚焦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5年投入540亿元支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5年再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投入,全省民生类支出12805.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七成,在收支紧平衡下依然做到“只增不减”。全省投入十件民生实事资金559.36亿元。
今年省对下转移支付将保持“只增不减”
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08.6亿元,增长5%。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69.41亿元,增长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调入资金等,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以及上解中央等支出后,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5%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支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个安排既可以更好巩固减税降费成果,支持实体经济纾困解难,又确保全省有足够财力落实‘六稳’‘六保’等支出需求。”省财政厅介绍,今年将继续积极争取中央政府债券额度支持,另外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重点支持科技攻关、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生态环保等重点项目。
同时,省财政将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包括:实施新的减税降费;省对下转移支付将保持“只增不减”,省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及债券转贷资金将超过4700亿元,占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比重达到七成;长期坚持过紧日子,安排预算部门行政经费下降6.4%。省级部门预算“三公”经费下降5%;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创新投融资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改革,助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
今年安排642.23亿元保障十件民生实事
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安排6742.82亿元。省财政安排贯彻落实“1+1+9”工作部署的重点支出资金5935.55亿元,占总支出的88%。其中包括支持抓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支出1833.03亿元,增长6.3%。
此外,全省将安排642.23亿元,其中省级安排241.48亿元对十件民生实事予以保障。省财政厅介绍,在就业方面,今年将安排13亿元,高质量推动三项工程,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教育方面,将安排176.34亿元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今年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遴选纳入民生实事,推动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确保学校每周5天正常上课时间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必须保证2个小时以上时间,切实支持“双减”后加强素质教育。为完善“三孩”配套政策,还将“扩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纳入民生实事:今年全省将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约50万个,重点推进珠三角地区公办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建设。
医疗卫生方面,省财政投入4.8亿元支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省财政将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列入民生实事,在全国率先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社会保障方面,稳步提高养老、失业、工伤待遇,完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关爱弱势群体,安排104.85亿元,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2022年省级财政预算投入重点:
安排产业发展、内外贸等相关支出134.96亿元,增长9.9%。
安排科学技术支出227.36亿元,增长12.9%。
安排省对市县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交通运输支出2465.7亿元,增长6.4%。
安排农林水、自然资源及其他相关支出642.6亿元,增长5.4%。
安排节能环保和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支出199.32亿元,增长9.7%。
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等支出75.76亿元,增长13.1%。
安排公共安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等支出356.82亿元,增长4.1%。
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支出1833.03亿元,增长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