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贾政
对于心智障碍青年而言,就业一直是“小概率”事件。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16岁及以上持证心智障碍人士为24131人,正式就业的仅4%。
在广州,许多心智障碍青年正努力走进校园收获成长,寻求邻里的接纳,融入社区,同时也在用漫长的时间习得技能。一切尝试,都是为了在十八岁过后寻得一份职业。更有幸运加持的是,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也在尝试为更多心智障碍者打破“4%的就业魔咒”,有些心智障碍者的就业模式已初见成效。
2021年12月28日,广州番禺一家服装企业正在惠州市的一幢民宿内举办团建晚会,20岁的郑森友是他们之中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员。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森友看起来阳光帅气,光看外表,人们很难分辨出他的特殊。然而若是和他相处几分钟,细心的你就能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他喜欢音乐,经常眯着眼睛陶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听到高兴之处手指飞舞,似在空中弹着钢琴,与此同时憨憨地咧嘴一笑。森友是一位自闭症患者,他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刚刚来到公司的时候,森友很沉默,没有奶奶的陪同、监督和提醒,他很难顺利完成工作。一年后,他的状态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不仅成了同事眼里靠谱的员工,还与每一个同事都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
心智障碍青年努力走进校园收获成长,寻求邻里的接纳,融入社区,同时也在用漫长的时间习得技能。一切尝试,都是为了在成年后寻得一份职业。对于心智障碍青年而言,就业一直是“小概率”事件。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心智障碍患者就业率仅4%。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却在不久后被确诊为智力发育迟缓、脑瘫伴有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或自闭症谱系障碍时,他(她)就会被贴上“心智障碍”的标签。从此刻开始,他(她)将需要努力去穿越幽暗且漫长的隧道。而对“二级智力残疾”的俊莹而言,就业就是撕下“残障”标签的关键,意味着在漫长而幽暗的隧道终于看到了光。
在2021年年末,走出校园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的俊莹在社会多方帮助下顺利进到商场,成为理货员。有了工资、获得社保、个人价值也被认可,展望新的一年,人生第一次有了着陆的感觉。过去,俊莹母亲从孩子身上看到障碍,“觉得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没办法强求”。但如今,她看到了希望。有一次,她和俊莹聊天:“一天要工作8小时,你真的可以吗?”俊莹很自信也很坚决地说:“放心吧,我行的。”
俊莹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心智障碍者的就业只有商场一条路。一位就业辅导员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认定公开就业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而俊莹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打破了‘自己家孩子不可能靠自己实力实现公开就业’的认知——既然俊莹也行,为什么我家孩子不行。”俊莹证明了个体价值的存在,而每一位心智障碍青年探寻个体价值的方式,因应实际情况,不尽相同。
就在俊莹工作的商场5公里之外,位于越秀区钱路头直街的广东省助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大楼四楼,一个小小的社区厨房正为癸汶、蓓蕾等心智障碍青年实现他们在社区的价值——在社区厨房烹饪美味茶点和午餐,向社区居民创造自己的价值,“通过吃吃喝喝,和社区的人和事连接到一起”。
蓓蕾是一位精神障碍患者,癸汶则是自闭症人士。得益于广州日渐完善的多元服务支持网络,他们或走进职业学校,或在社会支持下培养出一技之长,并不断调整自身状态,提高社交能力。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打造了“乐活人生”的社区厨房,专业老师向心智障碍者提供培训基础工序、中等难度工序和高等难度工序的服务,并形成工作、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指引。
如今,在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和广东狮子会牵线搭桥和支持下,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企业、团体认可了这些心智障碍青年,定期订饭。
“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在一位志愿者看来,“创造价值,打破偏见,才能为心智障碍青年打破4%的就业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