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孩子们将迎来寒假,这将是去年“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这个假期在“减”出来的时间里,如何让孩子得到成长?参加有“行走的课程”之称的研学游,就是部分家长做“加法”的方式之一,让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学习农耕、观影看展等,拓展假期生活的新体验。今年,省内众多机构、景区、专业培训机构和科普教育机构在寒假推出针对本地游客的体育、科技、科普、非遗及文化等各种主题营活动。家长应该如何选择?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磊 通讯员官键 黄江容 李成娟 陈佳特(除署名外)
现状:
市场需求大 合适产品少
“我的孩子平日有些调皮,这次给他预订的是一个长达10天的军事冬令营,一放假就送他参加,让孩子吃吃苦,锻炼一下。”姜女士的孩子现在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但她已经早早地为孩子预订好了冬令营产品。和姜女士有一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市民黄女士就表示,她会选择市内像马术、农场、户外拓展、生态观鸟等课程项目,主要想让孩子能多接触大自然,学习更多学科以外的知识。还有一些家庭选择在省内走走,或者去到乡间参加一些非遗手工课程等。此外,还有一些父母觉得要适应变化,积极参与素质类教育,包括体育、文化类主题的课程成为热门产品。
不少家长向记者表示,很希望孩子参加寒假研学课程及冬令营,但合适的产品并不容易找。据记者了解,研学及冬令营产品具有跨界属性,包括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多个门类,如今各种融合产品也越来越多。而优质的研学及冬令营产品不仅要提供出行、景区游玩、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更需要专业团队运营,以产品研发和场景规划提供全案服务,课程内容植入必须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这涉及一整套标准和体系,因而目前市场的增量供给明显不足。
知名旅游规划专家、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副会长陈南江博士认为,如今研学旅行的定义被泛化,应该界定,大家谈论的研学旅行,是团队形式的,有导师、有课程的。研学基地,应该做好课程设计,抓好导师团队建设,做好安全管理,有条件地配套好餐饮和住宿条件。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学习有收获有乐趣。
新热点:
体育主题关注度明显提升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省内“游中学”市场不断升温并发生了较大变化:大众研学游从以往更聚焦寒暑两假,往“寒暑假倾向专一主题沉浸式学习训练营发展,而周末关注短途课程体验培养孩子兴趣”的多频次需求转变,据广之旅副总裁、粤港澳游业务负责人黄静茹介绍,今年学生寒假出游将更集中在1月30日前,冬令营需求比夏令营有所上升,其中随着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类课程受家长青睐。有数据显示,体育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扩大,2021上半年“体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15%,其中广东本地体育消费热情较高。这在研学游市场也有明显表现,广州本地各协会和俱乐部在今年寒假都纷纷举办篮球、羽毛球、游泳等主题冬令营,受到家长欢迎。
编辑部推荐:北京冬奥点燃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更多的孩子投入到相关活动中。在花都区,广州融创文旅城旗下广州融创雪世界推出了5天4晚的“热雪少年营”,分住宿和走读两种;课程涵盖双板及单板等多个课程,配备专业教练、相关餐饮等较为全面的配套。
新融合:
寒假研学文化味浓
广州本地寒假研学课程,越来越重视讲好本地故事,不断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孩子更加了解广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也是家长选择研学游产品的一个关键。沙湾古镇是市内知名的研学目的地,此前,沙湾古镇《指尖上的沙湾文化研学课程》《沙湾古镇建筑探秘》《趣赏-沙湾广东音乐研学课程》三门课程均评选上广州市第一批研学实践教育优质课程。沙湾古镇设有“课程超市”,分别以“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定向趣味”以及“深度文化”等主题研学课程,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沙湾的历史文化和底蕴,其中还包括制作“鱼皮饺”以及传统鱼灯等能让孩子亲身体验和参与的内容。
编辑部推荐:今年寒假,不少本地景区都不断地盘活自身文旅资源,在研学产品上加入更多本地民俗、文化的内容。像位于花都区的宝桑园推出了寒假7日营,冬令营以融入蚕桑文化、科技、生存能力作为三大核心课程设计,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引子贯穿其中,以生动的方式讲述知识点。课程采用封闭式管理,强调纪律,着重孩子生存能力的提高。
而广东艺术剧院联手机构推出的舞台表演艺术寒假冬令营正在招生。课程内容包括戏剧游戏、发声训练、形体训练、台词训练、表演指导、课堂汇报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新变化:
主题乐园科普 好玩有料
课程是研学旅行产品区别于其他细分旅游市场和产品的关键特征,是目前行业内公认的发展方向之一。如今,主题乐园、乡村度假类景区也在不断地完善配套、优化课程,家长在亲子游旅程中可以加入研学项目,增加孩子的学习体验。记者了解到,不少家庭会选择在寒假档期到周边自驾亲子游,在旅途中加入一些研学环节,让孩子能在寒假旅途中边玩边学。
编辑部推荐:广州长隆度假区的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和飞鸟乐园,开设了很多针对陆生动物和鸟类的科普学堂,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有专属于熊猫、考拉、大鼻猴的科普课堂。
对于想让孩子到乡间研学的父母来说,寒假期间,一家人可以走进鹤山古劳水乡,行走茶山用脚丈量土地、西江环线自由骑行、访古村学咏春、童梦村乐园玩泥巴玩水摸鱼抓虾,更可以品尝鱼皮角、银针茶、龙口牛肉、河鲜等各种地道的古劳特色美食。
论调
提升研发能力 加速赛道发展
研学旅游频次在增加,行业如何提升产品力?
研学旅行的课程应该要“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关联”
黄伟钊:研学旅行产品,必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研学旅行产品质量的提升,一是要深度挖掘,整体把握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类型的活动课程,形成具有多学科融合、跨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实现研学旅行课程的“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关联”;二是要准确定位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统筹“家庭-学校-社会”资源,拓展学生对“自然-自我-社会”的认识视野,在深度和广度上规划研学旅行的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三是重视每一个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塑造课程学习体验的“跌宕起伏,惊喜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每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中都收获不同的新体验、新知识,打造真正的精品示范线路。四是将研学旅行基地(营地)串珠成链,建构研学评价标准统一、学分互认的系统,以责任分担为目标,建构基地-服务平台的保障体系,提升基地之间、基地与服务平台之间的协同度。
李小娟:文体旅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今很多研学产品对于体育和艺术主题非常重视,其实就是追求健康与美,让学生在书本以外,动手之中掌握技能,理解各类知识点,可以迅速拓宽孩子知识面,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
以产品研发和场景规划、全年龄段、全域研学休闲旅游的全案服务,才能真正做出家长信任和孩子喜欢的产品。
黄静茹:有别于其他定制游,研学游对目的地、线路、课程体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丰富的研学接待经验、完备的安全预案、完善的师资力量、强大的教育+旅游资源整合和研发能力,才能真正做出家长信任和孩子喜欢的产品。
李小娟:研究性学习,重在体验,妙在创造力,强调个性,通过众创培养孩子在课堂中学不到的能力。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基于整个研学课程的设计,设计研学目标、研究方式、实施步骤、记录结果、复盘。企业要以产品研发和场景规划提供全案服务,中小学生等全年龄段、全域研学休闲旅游的设计产品,才能拉动客群消费。而家长应该依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发展需求等方面,依据专家的建议为孩子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产品服务,而非个人喜好。
本地研学如何提升认可度?
研学产品关键在于研学课程如何设计、研学导师如何讲述。
黄伟钊:概览全球各个地区,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近自然、走向社会是普遍的积极经验;让学生在旅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是一致的良好愿望;摒弃功利主义的商业运作和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念,是研学旅行能行稳致远的一般规律。
广东文化融会南北,本地开放、包容、共赢的东方海洋文化和敢为人先、坚韧善为的进取精神是独树一帜的,广东的研学旅行产品拥有丰厚深沉的文化土壤。正如我国古代的游历,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的结合,研学者可以将置身于壮美广阔山川丰厚深沉文化的体验,转化、设计为研学产品。但这一切的关键在于研学课程如何设计、研学导师如何讲述、研学组织者怀着何种目的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