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爱上广州,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粤剧是广东文化的瑰宝,大湾区文化的共同根脉,海内外华人共同的精神纽带。不唯广州,广东乃至大湾区多个城市的文化生活都和粤剧息息相关。
粤剧电影斩获金鸡大奖,吸引大批年轻观众,甚至引发了戏剧“国潮热”;粤剧考级引来热烈社会反响;“粤剧进校园”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小学到大学,粤剧社团兴盛。年轻一代对乡土文化、岭南文化爱得热烈而深沉。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可以在粤剧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分,并将这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好、发扬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苏俊杰、廖雪明
“触电”蔚然成风:
粤剧电影美到“破圈”
引发“国潮热”
舞台粤剧版本的《南越宫词》,有30多年的历史,曾经代表广州多次到海外展演,深受粤剧迷的欢迎,成为搬上大银幕的基础。粤剧电影《南越宫词》于2020年11月在第八届羊城粤剧节首映,吸引了众多观众戏迷前往观看。有大学生观众表示,“戏曲与电影完美融合,有很强的电影质感。在电影里看欧凯明演南越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真的和看舞台上的表演很不一样。”
2018年9月,“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计划启动,广州拨出专项资金,计划在三年时间里完成十部粤剧电影的拍摄。
事实上,近几年,粤剧电影蔚然成风。从《传奇状元伦文叙》《柳毅奇缘》《睿王与庄妃》《白蛇传·情》《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多部经典粤剧被拍成电影。
2021年5月,曾获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类型之窗单元“最受欢迎影片”大奖等奖项的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映, 仙侠国风刷爆视频网站,美到“破圈”,引发戏剧“国潮热”。
粤剧电影,通过电影加戏曲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融合加以展现,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创新的方式,吸引了无数年轻观众。
作为《刑场上的婚礼》《南越宫词》《睿王与庄妃》三部电影的男主角,欧凯明表示,“希望用这种创新的艺术形式,丰富粤剧的生命力,让更多的观众关注粤剧、爱上粤剧。”
粤剧考级:
孩子在系统化学习中品味粤剧魅力
去年12月11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100名小学员作为首批考级学员参加了首届粤剧考级活动,考试内容为唱功和身段。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盛赞:“首批考级的孩子们表现都挺好,唱念和动作都比较规范。”
这是经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意,文化和旅游部核准的全国首个“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从新一代粤剧领军人物、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首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关于建立业余戏曲考级制度的建议》,到正式启动,经历了近3年时间。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表演篇)样书首次亮相,这是我国第一套为推广、普及粤剧教育而编写的教材,共分为1-10级,本着“传承、开拓”的宗旨,集结了具有代表性的粤剧唱念做打元素,结合戏曲的四功五法及多种粤剧表演艺术形式,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编排。
这套教材历经两年的编纂,并在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的粤剧培训班上试用,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学生非常好的反馈与评价。
首次参加粤剧考级的100名学员就是荔湾区青少年宫在其粤剧培训学员中选取的。首批考级学员的优秀表现充分证明广东粤剧院编写的考级教材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12月29日,第二批粤剧考级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该学院近60名在校大学生及顺德区各大曲艺社团成员参加,让更多粤剧爱好者及青少年在系统化的粤剧学习中品味粤剧艺术的魅力。
粤剧可以考级了!曾小敏说:“希望让所有喜爱粤剧的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能够参与其中,品味粤剧艺术的魅力,为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助力。”
粤剧进校园:
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热爱的种子
去年11月27日下午,“少儿粤剧亲子推普大课堂”暨“传统文化与科普知识体验专场”系列活动在海心沙红船码头开课。台上,小学生跟着老师体验“一挥马鞭走千里”,台下,孩子们跃跃欲试,兴致勃勃……
现场,石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池恺乐表演了折子戏《小放牛》。他的父母都喜欢粤剧,家庭氛围的熏陶让他从小也喜欢粤剧。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池恺乐加入了学校的粤剧社团,“这出《小放牛》我练了半年。学习粤剧,对我的语文学习很有帮助,也锻炼了我坚毅的品格”。
近期,星海音乐学院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首部原创融合跨界作品实验舞剧·舞蹈剧场《帝女花》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内正式首演,以全新方式阐释粤剧经典。该实验作品取材于粤剧经典剧目《帝女花》,将其粤剧元素与当代舞蹈语汇结合,用电子音乐创作表现手法,在舞蹈剧场的构思中完成戏曲核心要素的呈现,用全新的表达方式阐释经典粤剧剧目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及人文意义。
事实上,近年来,“粤剧进校园”在广州开展得如火如荼。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等粤剧艺术机构走进小学、中学、大学,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习粤剧,粤剧社团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比如,仅2019年至今,广东粤剧院就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完成了200多场进校园讲演活动,开展近2000课时的粤剧培训课程。仅在2019年12月,广州粤剧院就举办“粤剧进校园”活动20场。
粤剧传承出少年,南国红豆发新芽。去年10月29日下午,“粤剧进校园”广州市中小学高水平团队粤剧交流展演,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行。西关培正小学四年级学生罗伟铭在《担凳仔睇大戏》里出演张飞,上台前在后台化妆勒头时,他都疼哭了,但是一上台马上精神抖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和同学们一起演出,要有责任感,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张飞正义、侠义、勇猛。张飞不能哭。”
戏曲表演专业副教授黄燕近年来专注于在中小学指导学生学习粤剧,在她看来, “有好的苗子,我们会建议他去少年宫继续学,学得好就会建议他去考粤剧学校。但我们主要的方向是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未来的粤剧观众。”她认为,戏曲的剧本、唱词很有文学性,能提升孩子的文学修养,练功要唱要跳还要刻画人物,学粤剧很辛苦,有意志力才能坚持下来,“是非常综合的艺术,对孩子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大有好处。”
广州市天荣中学有一部原创作品《国士与名医》,讲述林则徐和名医王泽邦探寻中华民族未来的故事,12个女孩全女班扮演台上12个男性角色,很有特色。天荣中学的音乐老师、粤剧社创始人李凯茵是广州人,小时候学过粤剧。“曾经也抗拒,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了粤剧的美。2014年,李凯茵一进天荣中学,就创办了粤剧社,这也是天河区的中学组建的第一个粤剧社团。我想通过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发现粤剧的美。”让李凯茵欣慰的是,有些学生毕业了还想回粤剧社玩,“粤剧的种子是真正在他们心中种下了。”
一直以来,粤剧、粤曲私伙局活跃于城市街区、乡镇村集。私伙局是广东人完全凭着自己对粤剧的热爱自发组织的粤剧、粵曲社团,最迟在清代已经出现。
如今,各方努力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粤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粤剧发展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广泛。
粤剧,是海外无数华人共同的乡愁,年轻一代对乡土文化、对岭南文化爱得热烈又深沉。植根于我们血脉的粤剧艺术,也融入了年轻一代的文化生活。
拥抱年轻人
就是拥抱未来
没有观众的剧种是没有未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粤剧观众比培养粤剧演员更重要。青年观众是粤剧的未来,粤剧进校园,粤剧考级,在普及粤剧艺术的同时,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粤剧观众。在这一方面,粤剧人一直都很努力,他们不断地创新,吸引年轻观众,前述粤剧电影只是冰山一角。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以传统艺术展现时代风貌,探索古老戏曲的传承新路。2021年启动的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便是对粤剧艺术传播的一次全新尝试,将粤剧带到全国,展现岭南文化守正创新成果,并且和多个剧种进行交流、互相借鉴,碰撞出璀璨火花。巡演所到之处,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走进剧场。
拥抱年轻人就是拥抱未来,粤剧人从被动观望到主动研判、拥抱、创造与年轻人可以共鸣的文化情感,与年轻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粤剧正青春。“现在的粤剧观众年轻化了,素质都很好,有很高的鉴赏能力,这让我们对粤剧的创新更有信心了。”曾小敏说。
各界群策群力,粵剧焕发活力,流派唱腔得到发扬光大,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层出不穷。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可以在粤剧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分,并将这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好发扬好。
小课堂 考考你
1
去年12月30日,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粤剧电影()获最佳戏曲片奖。
A 《南越宫词》
B 《柳毅奇缘》
C 《白蛇传·情》
D 《睿王与庄妃》
粤剧产生于哪里?(多选题)
A 广州
B 佛山
C 中山
D 江门
粵剧,又称(),是我国华南地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多选题)
A 广府戏
B 广东大戏
C 广州戏
D 广东戏
粤剧吸取了昆剧、弋阳腔、()等外来剧种的精华,博采众长,自成一格。(多选题)
A 秦腔
B 汉剧
C 京剧
D 黄梅戏
红线女创造出(),把粤剧旦角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 “红腔”
B “虾腔”
C “风腔”
D “薛腔”
(答案见下期《粤韵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