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A股收官在即 年内总成交额逾256万亿元

A股沪深两市年度成交额创新高

2021年上证指数走势图(来源:同花顺 截至12月30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即将收官。12月30日,A股沪深三大股指震荡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62%,报3619.19点;深证成指涨0.97%,报14796.23点;创业板指涨1.25%,报3322.79点。拉长时间来看,截至12月30日,沪深两市A股年内总成交额逾256万亿元,超过2015年时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  从具体板块来看,A股全年呈震荡态势,板块分化明显、轮动加快。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元宇宙等板块轮番上涨,另一方面,消费板块整体表现不佳,家用电器、生物医药、白酒等呈下跌态势。展望2022年,有分析认为,明年经济稳字当头,股市趋势性行情或难出现,全年A股市场或呈现“N”形走势,成长股和小盘股相对占优。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赵方圆

  A股: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板块轮番上涨 消费板块表现不佳

  整体来看,2021年全年A股呈震荡态势。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沪深300年内涨幅分别为4.21%、12.02%和-5.56%。值得关注的是,截至12月30日,沪深两市A股年内总成交额逾256万亿元,年内共有148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逾万亿元,占比超过总交易日的六成。

  中金公司分析,随着股票市场本身的增值,以及近年来IPO和再融资带动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股本的扩张,A股自由流通市值也逐年提升,已突破40万亿元,估计万亿元成交可能是A股日成交额的新均衡水平。

  从板块来看,今年A股市场板块分化明显、轮动加快。一方面,在双碳政策、元宇宙、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景气度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元宇宙等板块轮番上涨。与此同时,消费品板块整体表现不佳,家用电器、生物医药、白酒等呈下跌态势。

  在A股市场震荡之际,2021年公募基金规模高歌猛进。中基协公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5.32万亿元。

  从业绩来看,由于A股市场风格的结构性分化,2021年基金业绩亦呈现分化态势。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有4只基金年内涨幅超100%,其中,最高的是东方中债1-5年,涨幅超140%。与此同时,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QDII)、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混合c等涨幅低至-30%以下。

  奶酪基金分析认为,今年涨幅较好的上游板块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涨价,涨价利润基本留在上游。涨价的成本基本都由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企业承担,所以上游企业股价暴涨,中下游增收不增利,股价持续承压。但从10月份以后,各类资源品和原材料持续降价,预计明年还有进一步降价空间,因此四季报上中下游企业财报将出现明显变化,看好明年利润由上游往中下游不断转移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北交所:股价逐渐趋于平稳,业绩波动相对较大

  回望2021年,北京证交所(下称“北交所”)鸣锣开市交易,无疑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性事件,11月15日~12月14日,北交所合计成交478.97亿元,第二周开始成交随开市效应消退而逐步收窄;日均成交量较此前精选层增加3.07倍,股票日均换手率1.46%,较原精选层提高0.74个百分点。首月11只新股集体上涨,平均涨幅为110.84%;71只平移股票多数由开市前高位回调,但仍较改革消息宣布前上涨29.97%。

  从市场表现看,北交所日均振幅由开市首日的25.51%降至5.28%,股价逐渐趋于平稳;个股波动在预期的合理范围内,价格走势较为平稳,市场定价功能进一步完善。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专业机构积极入场。截至12月14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开户数超460万户,较改革消息宣布前增加约1.7倍。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北交所企业质地较为优秀,成长弹性大,并且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相比,北交所的估值相对较低,具备投资的性价比。展望2022年,李奇霖认为可以关注三大配置方向。一是高景气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如长周期战略下的“双碳”、高端制造等赛道的龙头公司;二是从估值角度来看,与沪深市场相比具备明显修复空间的优质标的;三是北交所的打新收益目前来看较为可观,可以关注打新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北交所主要面向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整体市值相对较低,业绩波动也相对较大,这就意味着投资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李奇霖强调,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当做到理性投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为,对于那些热门股维持冷静判断,不盲目追高。

  展望:明年经济稳字当头,股市趋势性行情或难出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认为,2022年,股市趋势性行情较难出现,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仍为股票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结构性机会。首先是货币宽松助推,看好增速持续高位的成长赛道。

  “基于对货币政策趋松的判断,创业板指仍可实现相对沪深300指数的一个超额收益。但赛道可能需要进一步细分,比如今年比较热门的赛道已经估值很高了,明年大家再继续投资这些赛道的可能性或相对较低。”钟正生说。

  “预计明年PPI、CPI剪刀差是快速收敛。历史上,当这种剪刀差收敛的时候,中游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往往都是趋于改善的。加之明年重点领域产业政策的支持可期,高技术制造业领域、专精特新的微观企业,也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高增长发展的需要。”钟正生表示。

  建议:关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配置

  展望2022年,国金证券分析,资本市场来看,全年A股市场或呈现“N”形走势,成长股和小盘股相对占优。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持续下行已经是市场一致预期,不会成为主导市场的核心因素,主导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来自政策端。

  在行业配置上,粤开证券分析,2022年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A股的配置重心将逐步向“中下游”倾斜﹐供需关系的改善伴随着通胀的下行﹐带来中下游行业的盈利修复。同时﹐伴随着经济复苏动能的减弱,政策托底呵护经济可期。我国较大的巿场规模也有望带来低碳制造方面的成本优势,特别是低碳交通和节能建筑领域;此外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有望带来风光、氢储能等产业发展机会。

  华西证券分析,“成长性、平稳性”是2022年行业配置的重要考虑要素,围绕着“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配置。六大优质赛道成为配置的方向,新能源、智能化电动车、半导体、军工、高端/次高端白酒、创新药、CXO等。

  新股申购方面,国安证券提示,尽管2021年12月,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数量较前几个月有所减少,但还是提醒投资者:打新不再是稳赚不赔了。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收盘,12月份上市的新股中有4只上市首日开盘价便跌破发行价,分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

  国安证券认为,在询价新规下,新股有效报价区间显著拓展,IPO发行定价由此更趋市场化。同时,随着常态化退市机制的逐步建立,近年来A股市场出清速度明显加快,投资者需关注相关公司可能存在的退市风险。

 
     标题导航
A股收官在即 年内总成交额逾256万亿元~~~
~~~
~~~
“快赞广州”展现广州商业魅力 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健康·教育
   第A16版:文化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荟生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ZA14版:看热点
A股沪深两市年度成交额创新高
又涨停!九安医疗称销售情况不代表利润
用天干地支分析股票走势 江西证监局对国盛证券出具警示函
快手打造城市级IP 激活城市消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