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瑞琪、张成、范敏玲、郑嘉俊、黄于穗、徐洁芹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的“金字招牌”再获重量级奖项加持。
12月29日,在2021第十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暨首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该区再次摘下4项“国字号”大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撑。
无独有偶,当天在国内规格最高的全国“双创”大赛总决赛上,广州2家企业获奖,均来自该区,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生力军”。
频频斩获“国字号”奖项、拿下“国字号”项目的背后,是黄埔区在全国范围内“显示度”提升、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成果。
以综合实力横扫多个领域奖项
“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是中国民生第一论坛,也是中国唯一以“全面小康”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论坛。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15届。随着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更名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继续肩负起观察和记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本届论坛由《小康》杂志社主办。
论坛颁奖盛典上,黄埔区斩获4项“国字号”大奖,包括“2021年度中国新发展理念先行示范奖”“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区”“2021年度中国县级融媒协同治理创新奖”三大独家奖项,并获评“2021年度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示范县市”之一。
黄埔区的脱颖而出,以近年来创造的巨大发展奇迹为支撑。从北到南,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到广州国际生物岛,“四区四中心”全面腾飞,实现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大跃升。产业集群跃然升华,创新资源集聚成势。
“黄埔的最大特点就是‘专精特新’,其次是布局特别好,科学城、知识城、黄埔港、生物岛,有港口、有科技、有知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说。
除了在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之外,黄埔区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同样可圈可点。该区成功创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打响“迳下·静美”“莲塘·越色”系列乡村振兴品牌,洋田、大坦、麦村成为网红“打卡点”。
黄埔“好声音”也得益于黄埔区融媒体中心的有力传播。本届论坛上,其获颁“中国县级融媒协同治理创新奖”。作为广州市首批区级融媒体中心,其定位于打造成“代表广州水准的全国一流融媒标杆”,积极探索“专精特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积极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将“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融入移动端,组建覆盖全区17个街道(镇)、200多个社区、100多家重点企业的“融媒网格员”队伍。打造成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发挥公共议题设置者、商议组织者、价值解释者、执行评价者等角色作用。
探索践行新发展理念“黄埔路径”
首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落地黄埔区举办,意义非凡。论坛设置了5场分论坛,包括“新发展理念在黄埔区的实践”等,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从政、商、学、研等方面“把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
“黄埔区的发展在近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一个典型。”《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表示,黄埔区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全国各地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有两个数据可以印证该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路径探索——“十三五”期间,黄埔区以能源消费年均不到2%的增速支撑了年均约7%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强度更是年均下降4%以上,这也意味着,该区走出了一条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二局原副局长连启华表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黄埔区有条件成为热点、焦点和重要的支撑点。黄埔在全国实现继续领跑、继续辐射带动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未来,黄埔区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经济师顾晓斌表示,未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通过“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战略牵引,大力实施“万亿制造”“万亿国资”“万亿固投”“万亿商品”四个“万亿”计划,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全国“双创”大赛 广州两奖项黄埔企业摘得
近年来,该区已经成为国内高水平论坛、赛事的举办热门地。12月28日,2021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高新区开幕。这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双创”赛事总决赛首次在广州举行。
来自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四大尖端行业的50支队伍展开巅峰对决。其中,广州喜鹊医药有限公司、光为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分别荣获成长组二等奖、三等奖,广州市参赛企业中唯此两家获得奖项,均是在广州高新区培育、成长的企业。
喜鹊医药在脑卒中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王玉强表示,创业10年来,致力于把创新药物成果从实验室带向临床再走向市场,“黄埔区的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逐步走在前列,未来将继续扎根这里发展。”
成立于2017年的光为科技则是一家专注于研发与生产高速光芯片、3D感知芯片及模组的新兴高科技企业。总经理黄愚表示,“借大赛契机,我们把核心竞争力进行总结、提升,通过此次大赛获得更多和创新创业资源对接的机会。”
本次大赛交由广州高新区承办,正是源于广州高新区厚积薄发的创新实力和发展优势。据悉,该区先后承办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以及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国赛、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据广州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黎集怡介绍,在2019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广州赛区总报名数1945家,广州高新区以483家报名企业名列广州第一,全市14家入围国赛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有13家来自广州高新区。今年广州市共有6家企业闯入“双创”总决赛,其中广州高新区便有4家。广州高新区厚植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土壤,企业参赛热情高涨,在大赛平台上涌现出一批行业决赛优胜企业,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竭动力。
黄埔今年来拿下这么多“国字号”
黄埔区再添“国字号”基地、拿下“国字号”奖项……近年来,该区屡获佳绩,见证了综合实力的飞速增强,在全国范围“显示度”的极大提升。殊荣的背后,也被寄予殷殷期许,将作出更多实践探索,承担更大的发展重任。
在“国字号”平台方面,今年该区揽获了两个重量级载体。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围绕我国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建设的3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另一个是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广州开发区招才引智、制定服务人才全方位政策、构建国际领先的科创合作提供了更广阔、开放、高层次的舞台。
在全国性奖项方面,该区可谓是拿奖“拿到手软”。光是这个月,就获得了“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奖、2021年度“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奖”、“第三届国家高新区微视频大赛优秀组织奖”……得奖范围横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媒体宣传。
该区拿奖纪录也写入了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内,比如荣获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是近年来“含金量”最重的奖项,赢得了全球声誉。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广州开发区、广州乃至中国投资促进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逐步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缩影。
得奖不是目标,这是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水到渠成的体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明珠”,该区初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新势能,获批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成为全国响当当的创新创业梦想的理想热土,未来将一步一个脚印,向高峰继续攀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