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第八届广州市道德模范桑岭:

勇闯“暴风眼”的ICU战士

   桑岭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文明摄影报道)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呼吸内科及重症医学科临床一线,年仅39岁的桑岭已是身经百战的ICU战士。甲流、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这些年来,抗击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战场上都有他的身影。日前,这位首批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队员、勇闯“暴风眼”的ICU战士荣膺第八届广州市道德模范。

  最重症病区,他的战场

  2020年1月23日上午,刚查完房的桑岭接到紧急电话,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要求他晚上务必赶到武汉,参与首批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救治工作。作为国家队专家到国内疫情最初的“暴风眼”,即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也是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参与一线救治,容不得多想,桑岭当即抢了张火车票,只身出发,成为最早在武汉参与救治的广东医生。

  翌日一早,桑岭到金银潭医院ICU病房里交接工作,此前先到武汉支援的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童朝晖,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等国内知名大夫向他们介绍了接管病房的情况:医院第七层是收治病情最重病人的病区,16张病床,这里就是桑岭的战场!

  还没开战,桑岭就面临兵力不足的情况。按正常ICU建设标准,病房里医患配比应该是1:1,但这里配比是0.5:1,意味着患者可能得不到周全细致的照护,最坏的结果就是影响抢救成功率。医疗设备也捉襟见肘。早期为节省防护服和头套,每班医护人员工作的时间都要拉长。

  更艰难的是,患者用以维持生命的呼吸机严重不足,医院基建方面比较薄弱,随时可能会断电断氧。医护人员需要搬氧气瓶给患者供氧,氧气瓶比人还高还重,16张床就意味着一次要16个,每张床平均1~3小时就要换一个。病房里,病床警报设备不停地响起,病房外在不断加床,常常是患者还没转出去,下一个病人就在门口抢救着等床位……他们咬牙挺了下来。

  助9例患者拔管、30例危重症患者转出ICU

  2020年1月26日,桑岭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两件了不起的事:成功为一名病危患者上了人工膜肺(ECMO),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了;为另一名患者完成了拔除气管插管的操作,这也是金银潭医院第一例成功拔管的患者。

  抢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手段很多,但排第一位的是气管插管。在桑岭看来,每一次拔管都应该当成是第一次,因为对患者来说永远都是第一次,不允许失败。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医生的头部离病人距离最近,暴露的风险也最高。医生穿着厚重的隔离服,戴着正压头盔,动作不如平时、视野也会模糊,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桑岭说,“最强大的武器就是病人的免疫力,ICU医生能做的就是帮助这些危重病人维持生命,恢复他自身的免疫力,并控制继发感染。”他认为,像平时一样从容应对才能更好地挽救生命,这是他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成为团队恪守的原则。

  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刻,桑岭带领的团队共诊治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近70例,其中9例患者成功拔管,约30例危重症患者转出ICU。他本人亲自参与转运最危重的患者3例,更操作了不计其数的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和气管镜诊疗,被国家卫健委评选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钟南山点名表扬,与英雄城市共进退

  在武汉期间,桑岭白天在病房抢救病人、查看患者情况,晚上回到房间及时总结临床救治经验,与钟南山院士团队保持密切沟通。

  当时,国家卫健委陆续出了多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南。但对于具体的治疗操作,尤其是重症救治,不少医生仍有疑惑。“形成规范统一的流程,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救治率。”桑岭参与编写了新冠肺炎相关专家共识三部,让全国一线的医务人员有了详细的操作流程指引。

  在广州市第46场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问钟南山院士如何评价疫情防控中年轻医护人员的表现,钟南山院士点名表扬了两位年轻医生,其中一位就是桑岭。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他逆行抵达;2020年4月8日,武汉“重启”,他抗疫归来。他与这座英雄的城市共进退。

 
     标题导航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让生活更美好 出门可及的公益服务就在身边
第八届广州市道德模范桑岭:~~~
~~~广州案件警情、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同比下降
全国“最美志愿者”梁修飞:~~~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5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6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7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8版:廉洁广州
   第A9版:专题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评论
   第A16版:专题
   第A17版:要闻
   第A18版:专题
   第A19版:要闻
   第A20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21版:经济
   第A22版:体育
   第A23版:广东
   第A24版:旅游·汽车
   第FSA21版:佛山新闻
   第FSA22版:新区势
   第ZSA21版:中山新闻
28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遍布全城
勇闯“暴风眼”的ICU战士
群众安全感常年在95%以上
绘出青年人的“最美”样子
公筷“光盘” 广州“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