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探访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样板的广州大学城智慧谷:

碧桂园当好贴心人助推企业发展

广州大学城智慧谷
广州大学城智慧谷

  专题

  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法务、知识产权等各类综合业务助力企业成长;通过“政务晓屋”让企业办事“少流程,少跑腿,快办结”……位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南岸核心区的广州大学城智慧谷,作为运营方的碧桂园集团着力解决好园区企业发展难题,不仅打造好房子、好社区还以自身的文化实力及实践优势塑造好园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图/张露

  专业!产业运营服务助力园区企业发展

  走进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大干线、金光西大道、金光东隧道……一条条大道四通八达,打通了城市发展的脉络;一栋栋高颜值的科技大楼,正勾勒出现代城市线条。一座高科技产业新城正在这里崛起,未来将成为引领广州番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1年10月30日,位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南岸核心区的广州大学城智慧谷正式开园,项目由碧桂园集团开发建设、运营。一期A地块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涵盖办公、商业、酒店等多元业态,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建造、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核心产业,致力打造集“产、学、研、商、居”为一体的产城融合高地,力争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悉,目前,广州大学城智慧谷已招商企业超过40家,其中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关联公司、7家上市公司、13家高新技术企业。

  那么,这么多知名企业引进来了,如何做好日常运营,围绕园区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有力推进园区企业优质、高效、和谐发展?笔者获悉,运营方碧桂园集团强化产城运营能力,科技产业导入与属地产业升级结合,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端智造,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流全产业链服务,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园区,着力解决好园区企业发展难题,获得园区企业认可。

  “作为园区运营者,我们可以为企业做得很多,例如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法务、知识产权等各类综合业务;同时,帮助企业申报高新企业、研发中心、专利示范企业等和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人才计划项目以及帮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各类鉴定和认证等。”广州大学城智慧谷项目产业负责人刘甘雄介绍道,他们还会持续做好已进驻企业的关系维护工作,定期举办园区企业家沙龙、论坛、产品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讲学,加快新知识、新技术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转化与应用,优化产品结构,整合园区上下游企业资源,完善产业链,在园区配套高品质的政务、商业、休闲环境,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助力企业发展。

  广州大学城智慧谷的发展速度获得了入驻企业高层的点赞。“目前来看,广州大学城智慧谷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还记得我们刚搬进来的时候,周边都还是工地,一转眼它正朝着成熟、大气、类似美国硅谷环境的方向发展,同时周边的配套也逐渐完善起来了。”广州艾媒数聚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他十分看好广州大学城智慧谷的未来,同时也期待在这里大展拳脚。

  便民!智能化的服务体验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流程,少跑腿,快办结”

  为了给入驻的企业以及所有的员工带来智能化的服务体验,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方便园区各企业及员工进行政务办理,笔者获悉,广州大学城智慧谷的“政务晓屋”于今年9月8日启用。“政务晓屋”布设于园区A5座大堂左侧,使用范围不仅辐射园区内各入驻企业,同时延伸至附近的商户、住户等,通过“5G+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有效降低时间空间距离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流程,少跑腿,快办结”。

  “政务晓屋”到底能够有多“神奇”,其背后连通了哪些业务?企业办事人员可通过手机微信“政务晓屋”小程序预约业务,园区企业可以通过“政务晓屋”办理工商户开业税务登记、税务信息变更、授权缴税(费)款三方协议、商事登记注销清税证明等多项业务。按照预约时间到现场扫码开门单独进入“政务晓屋”,运用可视化应用软件窗口,与远程座席进行实时视频通话,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时间空间距离成本,实现“三少一快”,即少材料,少流程,少跑腿,快办结,大大缩减办理时限。

  从“来回跑”变成“一站办”,如清税证明及营业执照注销业务全流程办结从至少两天办理缩减至半小时内完成;较为复杂的业务,可三方视频通话,多部门联合互动办理,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解决企业办事难的“最后一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政务晓屋”已实现全国7省19个城市包括广东、北京、浙江等业务跨域通办,实现了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跨部门业务远程办,打破了地域、部门界限。

  赋能!打造湾区“智核”与创新引擎争做产业集聚的沃土

  沿着“科技创新轴”一路向南,有着“华南智核”之称的广州大学城,是番禺区抢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制高点,是推动科研资源大区向科技创新强区迈进的关键所在。“大学城有‘3个2’资源优势:约10所大学20万大学生、约2万名专业教师、约2000名专业研究人员(含博士后)。”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延明这样总结大学城的优势。

  在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发展论坛暨广州大学城智慧谷开园活动现场,番禺区有关领导透露,把广州大学城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大脑”、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高端产业要素集聚区和世界一流大学城的战略决策,全面落实加快实施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双轮驱动,奋力建设大湾区创新创业创造新高地的工作部署,着力打造具有湾区影响力、带动力的创新创业创造一流苗床、一流平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认为,广州大学城智慧谷等众多科研创新平台的搭建,依托的正是广州大学城片区的高校科研力量,未来将进一步加速高端人才和高端资本的集聚。

  “广州大学城智慧谷不仅仅是大学城的智慧谷,更是广州的智慧谷,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都占据着桥头堡的位置。”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认为,未来智慧谷要与周边资源进行有效连通,并积极融入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的大背景之中。

 
     标题导航
大数据算法选出最强科室 1047个专科角逐 542个专科最终入围~~~
探访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样板的广州大学城智慧谷:~~~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5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6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7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8版:廉洁广州
   第A9版:专题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评论
   第A16版:专题
   第A17版:要闻
   第A18版:专题
   第A19版:要闻
   第A20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21版:经济
   第A22版:体育
   第A23版:广东
   第A24版:旅游·汽车
   第FSA21版:佛山新闻
   第FSA22版:新区势
   第ZSA21版:中山新闻
“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2021”出炉
碧桂园当好贴心人助推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