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林方明、范振宇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7月,广州市在全市范围选派129名“精兵强将”,组建广州派驻湛江驻镇帮镇扶村指挥部(以下简称“广湛指挥部”)、5个工作组、24支驻镇工作队,投入到新一轮对口帮扶湛江驻镇帮镇扶村新征程。
短短5个多月,广湛帮扶工作始终坚持“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机制,开拓奋进,携手加快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取得了明显效果。
科学制定工作推进的“路线图”
广湛指挥部依托广州专业设计咨询力量,把学习调研成果高水平设计转化为“真落实”的实际行动。通过导入广州大后方的省、市工程咨询、城市乡村规划和工程设计专业技术力量,在聚焦规划布局、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专项工作上已形成了规划引领、工作指引、设计导则、项目建设概念设计、工程方案指导帮扶工作的工作机制,谋划好广州对口湛江24个帮扶乡镇的“作战图”、指导具体实践的“路线图”。
目前,该部已牵头组织编制形成《广州帮扶湛江驻镇帮镇扶村五年规划》“1+24”成果、《广州对口帮扶湛江驻镇帮镇扶村美丽乡村建设风貌设计参考导则》《广州帮扶湛江供水提质提标项目工作指引》《湖光(外坡村)乡村振兴概念方案设计》等先后印发实施,科学指导实践、有效推动帮扶工作。按照规划,工作队编制形成了乡村振兴储备项目库,以项目为依托,有序做好帮扶资金的优化配置使用。
上万群众用上清洁的自来水
广州财政年内已提供湛江援助资金5.04亿元。通过不到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广湛两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协作、引导资金精准投向、人才互融互通等领域合作加快,取得明显成效。
帮扶乡村基础建设补短板形成新亮点。在帮扶湛江乡村建设集中供水实践中,广湛指挥部采取打造亮点、推广覆盖打法,先行在麻章湖光、坡头龙头、雷州附城镇等选取试点示范推进,后续15个集中供水帮扶工程结合示范经验全面推进建设。
广州市交投集团、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南沙区等派出单位为纳入示范点的3个前方工作队筹集200多万元投入示范项目建设,10月底前,湖光蔡屋村、龙头镇莫村的示范工程完成投入使用,附城镇浦西村集中供水提质提标项目实现开工,已让当地上万群众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
目前,广州帮扶的各工作队围绕干净整洁美丽村镇建设,想方设法谋划募集后方资金和资源支持,400余项“路通、水净、灯亮、干净整洁”的乡村补短板及清洁工程已抓紧筹备、组织实施。如徐闻和安工作队筹集了近200万元,针对性解决了和安镇冬松、北莉海岛村民照明、出行等不便问题。
多举措提高农民收入
广湛指挥部谋划了广湛网络营销基地和湛江扶农产品专馆,编制帮扶24个镇具有联农带农效应的乡村振兴推荐产品目录和产品组合,以消费帮扶额提留倾斜帮扶相关农户。经对接广州东西部协作大市场,拓展广州后方集中采购渠道,目前后方消费帮扶集中采购近400万元,一张张订单帮助帮扶镇火龙果、番薯、橙子、南瓜等原本滞销的农产品快速销售,一批高品质“湛货”通过广湛网络营销基地上线入网。
另外,广湛指挥部、工作队穿线搭桥,推动促成广州咨询设计、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种养殖、食品加工、旅游等产业链向湛江延伸拓展。目前,越秀集团海大集团海水养殖项目、广药集团南药基地项目、广州工控集团电缆投资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帮扶项目已锚定,正抓紧实施。现代农产品物流枢纽、大型渔光一体化等一批项目正开展前期调研论证和项目选址。工作队加快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提高农民收入。广藿香、布渣叶、葛根、番薯等农特色产品、黄牛、南美对虾等种养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推广,驻镇金融帮扶已为农户办理乡村振兴金融贷款金额1040余万元,有力支撑解决小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帮扶,发展特色帮扶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