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党旗红”引领“检察蓝”,让人民群众感受城市温暖

检察官与相关人士体验无障碍设施整改效果。

  “检察机关怎样在司法办案守护公平正义之外,落脚点还要放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上!”

  “小井盖里也藏着大民生。”

  “不能让残障人士或其他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在广州体验‘行路难’!”

  2021年,广州市检察机关围绕市委“五个方面重点任务”,以“党旗红”引领“检察蓝”,让人民群众在广州体验检察温度。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治理、开展窨井盖安全专项监督、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专项工作、一线岗位落实惠民便民措施规范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市检察院这些重点民生项目均已完成并转入常态长治、巩固提升成效阶段,整体推进率达到100%。

  “我们始终牢记检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鲜明属性,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全市检察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为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理检察长张健表示,广州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核心任务,把“党旗红”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红色引擎”,助推检察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斌 通讯员穗检宣

  抓住“小井盖”里的“大民生”,写好“小切口”里的“大文章”

  “在接到贵单位发出的检察建议后,我们专题研究,督促整改,目前已按照检察建议整改完毕。”海珠区检察院收到了一份该区职能部门的检察建议整改报告,报告列明了窨井盖的整改情况,还附有窨井盖的前后对比照片。

  今年8月,在雨季到来之际,海珠区检察院通过走访政务热线,全面收集近年来群众反映的涉井盖问题,绘制全区“问题井盖地图”。为避免雨水来临造成安全隐患,该院及时请示市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程序,通过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责任单位、监管部门及所属街道沟通协作,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脚下安全”。

  “井盖虽小,民生事大。看似不起眼的窨井盖不仅影响着广州的市容市貌,还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平安出行。”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陈达源介绍,近年来,广州市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聚焦全市窨井盖安全部署,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共排查窨井盖问题案件线索159条,立案157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30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磋商等方式,推动有关部门排查问题窨井盖14.81万个,整治1.23万个,如花都等区检察院还通过圆桌磋商、现场宣告送达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形成“问题井盖2小时抢修机制”,在守护人民群众脚下安全的同时,让广州名片更加鲜亮。

  “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不只是健全人士的城市,也是残障人士、行动不便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城市。”

  “检察机关做好法律监督,行政机关大胆创新尝试,大家各司其职,积极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1月18日,越秀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网民对辖区内某天桥无障碍升降设施使用不便一事讨论热烈,随即于当日派出检察官前往该天桥进行现场调查,发现该处设施确实存在操作复杂、指示不清等不利于特殊群体使用的问题。

  为务实高效解决问题,1月20日,市检察院、越秀区检察院联合媒体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设施建设单位及政协委员、残障人士在内的各方代表进行现场调研,并举办“无障碍设施检察公益诉讼圆桌会议”,推动提高广州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水平和综合治理水平。

  今年5月,越秀区检察院收到相关职能部门关于整改无障碍设施的《检察建议书》复函后,连同市检察院、残障人士代表一同前往该天桥实地体验了整改效果。

  “一层增加了平缓坡道,手动单开门改为了自动双开门,呼梯按钮移出两米,轿厢内增设了平面镜、摄像头、应急灯及语音播报设备等安全设置,手动拉闸门改成了光幕传感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陪同检察官和残障人士代表一同体验整改后的无障碍设施后表示,将会继续针对各方关注的问题持续进行整改优化,保证在进度表内完成对该街道所有无障碍升降平台的改造。

  据介绍,广州市检察院组织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调查辖区内涉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围绕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公交站、地铁站、职能部门服务场所、公园景区、医院、酒店、商场、超市、银行、邮局、图书馆、体育馆、交通道路等公共场所存在的盲文铭牌、过街音响提示、无障碍过街通道、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低位洗手池、安全抓杆等设施不齐全、设计不合理、管理不规范,以及轮椅坡道欠缺、盲道被占用等情况开展监督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共排查无障碍设施问题案件线索78条,立案68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61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磋商等方式,推动有关部门整治无障碍设施及盲道侵占问题1449处,部分设施还在进一步整改中。同时,广州市检察院注重在办案中推动相关责任部门完善监管机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探索建立了多方联动、现场会诊、圆桌会议等一批行之有效的协商议事和推进整改制度机制。

  以检察温度、速度、力度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

  窨井盖、无障碍只是市检察院推动重点民生项目的一个缩影。

  “我们努力提供更多高质、高效、便民的检察产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张健介绍,市检察院明确了5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除了窨井盖专项监督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以外,还有规范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治理、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专项工作等3项重点项目。截至目前,5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均已完成并取得丰硕成果。

  在规范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方面,市检察院全面推进案管智慧服务项目建设,通过“微案管”网上平台、远程听取意见平台、自助阅卷服务系统的推广使用,全市检察机关共网上办理辩护代理业务46470件次,占办理业务总数的68.25%,受理并安排律师阅卷14682人次,提供跨省市区异地阅卷服务2509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检察机关推出互联网阅卷服务之后,实现了律师阅卷从“最多跑一次”升级到“一次都不跑”,今年开展的律师意见调查,律师们对广州市检察院执法为民服务的满意度达到100%。

  同时,市检察院统一了全市检察机关律师接待室建设模式,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深化作风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窗口;不断深化案件信息公开,今年前11个月,全市检察机关通过12309中国检察网公开并主动推送案件程序性信息40311条、公开法律文书17424份、发布重要案件信息2317条,通过市检察院网上检察院公开法律文书1793份。2021年评选2020年中国检务透明度评估中,市检察院位居全国较大市级检察院第一名。

  在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治理方面,市检察院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快捕快诉形成严厉打击态势;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建立台账,定期汇总办理情况形成分析报告,提出检察环节防范和打击此类犯罪的治理建议;依托检察官进学校、进社区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向易受骗群体揭露电信诈骗犯罪手段、危害性以及防范提示,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反诈”“防骗”意识,深受群众好评。

  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专项工作方面,市检察院启动“守护校园周边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全市检察机关共对46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周边的285家商户进行了抽检排查,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或管理漏洞要求及时整改,有力推动校园周边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这是广州市检察院部署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专项工作的行动之一。为了清除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的食品销售、烟酒销售、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工作,广州市检察院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和儿童学生用品监管的通知》,推动校园周边治理。

  另外,市检察院与解放军广州军事检察院签署《关于合作开展军人家庭未成年子女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通过“一个制度、两项机制、三项工作、四类措施”为军人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特殊、优先、综合、全面的司法保护。

  此外,广州市检察院创新犯罪预防模式,线上线下联动,推出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提升普法宣传工作质效。在结合社会时事热点定期推出“小Law号CC剧场”系列普法网络课程之外,还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名网络公司在广州图书馆举办“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法治宣传活动,发布未检卡通形象代言人“未小羊”及相关周边宣传产品,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少儿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其法治意识。11月世界儿童日前夕,广州市检察院发布《广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8-2020)》,发布广州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总体情况及检察机关工作经验成效,推动形成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合力。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5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6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7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8版:廉洁广州
   第A9版:专题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评论
   第A16版:专题
   第A17版:要闻
   第A18版:专题
   第A19版:要闻
   第A20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21版:经济
   第A22版:体育
   第A23版:广东
   第A24版:旅游·汽车
   第FSA21版:佛山新闻
   第FSA22版:新区势
   第ZSA21版:中山新闻
践行司法为民让群众有更多司法获得感
“党旗红”引领“检察蓝”,让人民群众感受城市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