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发热烈反响。昨日,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与会广州作家代表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要以优秀文学“答卷”回答时代“问卷”,共同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大湾区文学、中国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波(署名除外) 通讯员何小流、王纪国
培育作协工作大格局 开创文学事业大气象
广东代表团团长张培忠介绍,过去五年里,广东作协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这条主线,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横琴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培根铸魂,统筹发展,力抓深扎创作、重点创作、主题创作,打造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服务三支队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创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加快广东文学馆建设和广东文学院改革,文学工作出新出彩,文学气象焕然一新。
张培忠指出,中国作协十大胜利闭幕,必将汇聚奋进新征程磅礴文学力量,广东全体代表一定牢记使命,心怀“国之大者”,明确历史方位,锚定发展定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主动认领、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努力培育作协工作的大格局,开创文学事业的大气象,以优秀文学“答卷”回答时代“问卷”,共同推动新时代广东文学、大湾区文学、中国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
创作有浓郁人文关怀与温暖人性底色的作品
出席大会的广州代表、著名诗人杨克在会议结束后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表示,在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深刻体会到新时代的文学要“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此次连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杨克表示:“这是一种激励,我将继续努力创作,重点讴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文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诗人,要时刻以在场者的细微观察为当代生活作证。脚踩坚实的大地,为人民书写,不断突破自身,永葆活力与敏感,去感受新时代脉搏,潜心创作出有浓郁人文关怀与温暖人性底色的作品,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领悟生活与生命的真谛。而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最终要走向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文学就是人学,所有作品最终都应关注人性、关怀人类,把目光更多地投射在人的内心世界里。让当代诗歌重振蓬勃气象的雄风,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抒发更加光明的未来,为促进全人类的进步事业,维护世界和平而毅然奋进。”
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敢于挑大梁、当主角
魏微新当选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她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高屋建瓴,又具体贴切,对文艺工作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比如他说到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等,这些话对文艺界有很大的启发。当代文学虽然不乏精品力作,但泛泛而言,我们在文学的表现形态、表达方式上还不够多样,不够丰富,有程式化倾向。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创作中加以修正。”
连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的著名网络作家林俊敏(阿菩)表示,作为一个网络作家,从草根走向中国作协十大的文学盛会,深感荣幸。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他激动不已,体会良多。一是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身为一名网络作家的自己深受启发。在过去的20年里,网络文学可以说是文学创新阵地的一支生力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他意识到互联网虽然催生了许多创新的手段,但创新的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网络作家们必须在正确的内容方向的指导下,才能用创新的手段来展现出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二是总书记对青年的期许让他备受鼓舞。总书记强调,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作为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守正道、走大道,也要多创新、出精品,还要敢于挑大梁、当主角。
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
在守正创新中勾勒大美中国的万千气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通讯员江粤军
广东省文联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既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事业所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也高度评价了文艺工作者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向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赋予了使命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
李劲堃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文艺工作者深情地提出“五点希望”,表明了文艺工作任重道远,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我们要牢记嘱托,在矢志不渝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宏大的国际视野,找准本民族文化的世界定位,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守正创新中努力勾勒大美中国的万千气象,为推动新时代美术事业踏上新征程、担负新使命作出积极贡献。”
李劲堃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自己参加了两次文代会,两次得以亲耳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备受启发,也倍感荣幸。现场听总书记关于对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大政方针,娓娓道来,尤为入心入脑,催人奋进。“在场的所有文艺家代表也都和我一样,非常激动。听完以后,我们在一起热烈讨论。从总书记的语速、音调,从他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我们都能感受到总书记对文化事业、文艺工作葆有的深厚感情,这让我们分外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的信念。”
展望未来,李劲堃表示,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必定可以构建出中国艺术创作和评价的话语权和话语体系,进一步凸显中国在世界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不可替代性的历史地位,并积极推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国际贡献度的宣传与推广,充分展现文化自信。广东美术界也将继续聚焦红色革命文化、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海丝文化和现实题材,挖掘广东文艺资源“富矿”,打造出具有中国气派、广东特色的新时代经典;广州美术学院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开展博士培养工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对接“双区”战略,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创新的前沿阵地、美育核心。
会场速递
广东代表人数创历届之最
7名广东作家当选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2月17日,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胜利闭幕。
广东作家杨克连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选举并确认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共214名。广东作家张培忠、杨克、陈启文、王十月、林俊敏(阿菩)、魏微、贺仲明7人当选。其中,张培忠、杨克、陈启文、王十月、林俊敏(阿菩)连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魏微、贺仲明新当选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五年一届的作代会,是全国文学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各团体会员单位以及各行业的作家及文学工作者汇聚一堂,共话文学发展。
广东代表团团长张培忠告诉记者,本届广东代表团成员45名,为历次作代会广东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代表涵盖各门类作家、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学编辑、文学翻译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代表团中,获得过国家级文学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9人,占代表总数的20%;首次出席会议的新人占一半以上,45岁以下12人,超过四分之一,年龄最小的26岁;全体代表政治素质高、创作能力强,是全省664名中国作协会员、4142名省作协会员、1万多名市县及各分会会员的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