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巧妙运用多种元素展现大湾区特色和发展成就

小邮票成了展现大湾区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小全张
国际科创中心
要素便捷流动
优质生活圈
韩秉华
李杨
扫码了解更多内容
扫码看视频

  红邮名片

  《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

  2019年9月26日,中国邮政发行《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1套3枚。设计者是韩秉华,发行684.73万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国际科创中心”“要素便捷流动”“优质生活圈”,从三个角度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繁荣发展的图景。邮票印制使用了特殊油墨点缀画面,凸显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感和现代感。

  《粤港澳大湾区》小全张则是临时增加的项目。边纸上表现的是9+2城市群11个有代表性的建筑或景观,采取从港口放眼看的视角,香港的中环金融中心、澳门的大三巴牌坊、广州塔和深圳的城市高楼群等尽收眼底。

  历史背景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1%,人口数量不足全国总人口的5%,但却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2020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于推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李杨介绍说,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大湾区文化同源、民俗相近,近年来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李杨表示,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划纲要》的引领推动下,将进一步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设计者说:

  生于广州长于港澳

  对大湾区有深厚的感情

  《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是由国际著名设计师、艺术家韩秉华设计,他历年从事设计、绘画、雕塑及公共艺术创作,曾参与设计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并设计了2010上海世博会海报及申博宣传礼品、《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邮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邮票等。

  他在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设计时说,这套邮票的信息量非常大,为了追求视觉的统一性,各枚邮票都以横幅面块组合,图形元素大小适当地分置其中,使画面显得宽广。韩秉华还运用了较多弯度和弧线构图,使画面富有动感,加之全套邮票的色调统一中有变化,仿佛有一种韵律,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氛围。

  如“国际科创中心”邮票图案的设计就是以深圳与香港相交的河套区为中心,深圳河由近及远蜿蜒延伸。左侧以长短粗细不一的线,结合光点与色面纵横交错,组成富有科技创新感的构图,象征未来的港深创新科技园。无人机在充满现代感的深圳城市上空飞翔,与远处的横琴粤澳合作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相互辉映。“蓝、紫及绿的色调搭配,更有科技感。”

  “要素便捷流动”邮票图案设计则以机场跑道为视觉中心,飞机从上徐徐降落,象征三地机场的繁忙,右上方的港口、货柜船等体现货运物流。港珠澳大桥与香港西九龙站在构图上相互关联,体现大湾区交通的完善、便捷;还有互联网符号,人民币、港元、澳门币符号,在流转的图案线条中体现现代的金融流通。

  “优质生活圈”邮票图案设计,以灯光照射下,妆容优美的粤剧女艺人形象为主体,结合了醒狮、赛龙舟等岭南文化形象,还使用传统武术、跑步、骑自行车等健康生活形象体现优质生活圈。邮票的右方巧妙地以简化的图形展示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沙湿地公园。整个色调以淡粉彩虹色为基调,使人有身心舒适感。

  “我生于广州,在香港度过了童年时光,又在澳门读了中学、大学,所以我对于粤港澳三地很熟悉。”韩秉华回忆说,他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在深圳、广州、珠海等地奔波工作,对大湾区有着深厚的感情。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的设计和发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粤港澳大湾区有了很大的变化,政策更加成熟,三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大湾区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到这里工作生活。”

  他告诉记者,设计《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并不简单,想要在小小的一枚邮票中融入如此多的元素和内容,又要得到编辑和邮迷的认可是很不容易的。如“国际科创中心”这枚邮票,设计时要展现深圳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哪一栋楼在哪一栋楼旁边,都需要很准确。“为此我去了深圳许多次,拍照、找资料,最后才开始邮票的设计。”

  由于这套邮票受到的关注和重视,韩秉华在设计时需要平衡邮迷的期待和艺术上的美感,不过邮迷的想法只要他觉得对,都会想办法满足。他举例说,设计第三枚“优质生活圈”时,他刻画的人物造型、动作和服装都很考究,位于画面正中的粤剧人物——《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连衣服上面的花朵都看得到。而右侧的南沙湿地公园观海塔楼,有多少层、楼梯有多少、栏杆有多少,也都被他细致的描绘出来。

  历史回顾:

  “以人民为中心”是《规划纲要》一大亮点

  李杨告诉记者,粤港澳三地产业体系完备,经济互补性强。其中,香港、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则是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从珠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意味着曾经以对外贸易为主、要素驱动的珠三角城市群,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由中低层向中高端攀升,实现经济增长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三地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李杨介绍说,《规划纲要》共分有十一章,明确了“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五大战略定位,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推进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对整个大湾区未来经济、社会、生态、制度等发展有一个明确定位,特别是有一个“两步走”的具体时间表,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她告诉记者,与其他世界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特点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李杨认为,《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从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产业体系等方面谋划三地合作,而且大量篇幅都是与民生有关。从战略定位来看,“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五大定位之一,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可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提高三地居民生活质量,使大湾区居民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标题导航
《粤港澳大湾区》特种邮票巧妙运用多种元素展现大湾区特色和发展成就~~~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揾食
   第A15版:生活·汽车
   第A16版:生活·地产·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小邮票成了展现大湾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