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开幕 与会国际嘉宾数量创下新纪录

在广州相遇 听大咖“领读”

  五号楼工作室出品

  12月1日,广州进入“读懂中国”时间。1日至4日,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云”聚数百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与会国际嘉宾数量创下新纪录。

  12月1日大会首日,连续举办4场专题论坛,议题包括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教育与健康中国,读懂中国电视片对话会等;4场读懂广州专题研讨会,议题包括幸福之城、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枢纽经济、营商环境与城市发展等;以及举办“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会、“读懂中国”国际传播合作签约启动仪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湾区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会、《丝路金桥》雕塑揭幕仪式等。

  当天,中外各界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经验进行分享,进行观点交锋与碰撞。从今天起,广州日报推出《大咖领读》专栏,聚焦热点话题,梳理会期重要嘉宾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带领观众一起“读懂中国”“读懂广州”。

  统筹/黄蓉芳 前方统筹/方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方晴、邓潇丽、杨朝露、叶作林、黎慧莹

  读懂中国:

  时代逻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懂中国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们需要主动帮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也要帮助自己读懂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会上从两个方面解析“读懂中国”的时代逻辑。

  在他看来,读懂中国是时代的需要。近代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从读懂西方开始,因为落后封闭就要挨打,中国开放的第一步就是读懂西方。而今天更重要的,是要读懂中国。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国家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逻辑强加在中国身上。“我们要主动帮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西方逻辑不是中国的逻辑。”

  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帮助自己读懂中国。”郑永年说。他引述自己在海外留学工作经历。他说,感受到年轻一代对读懂中国本身的迫切需求。

  “因此,读懂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国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讲好中国的故事。”他强调,西方崛起不仅是经济总量大,而且还建立了一套基于自己实践的知识体系。因此中国的知识体系也必须建立在中国的实践经验上。

  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

  期待中国智慧促进世界和平、进步与繁荣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如此迅速地帮助这么多人摆脱绝对贫困。”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在“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会上发表视频致辞。他说,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领导力,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今天的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它的地位日益重要,并且已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一大关键角色。

  阿齐兹出生于1949年,见证了中巴两国友谊发展的历程。“从我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来看,无论是任职期间还是卸任以后,都清楚地向我展示了中国一直是一个优秀、可靠的国家。”阿齐兹认为,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是近代历史上最坚固的双边伙伴关系之一。

  他提到,两国近年在投资方面加强合作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巴新的合作项目旨在将巴基斯坦打造为新的国际陆路交通枢纽,以促进沿线工业园区的发展,并为沿途地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该项目将是巴基斯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我们的后代正指望着当下的领导人能集思广益,展望未来几十年的光景,我期待中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运用其智慧应对我们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促进世界的和平、进步与繁荣。”阿齐兹说。

  青年担当

  中国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陈艾森:

  在奥运舞台上讲述中国体育故事

  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专题论坛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奥运会冠军、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陈艾森,从一名青年运动员角度与观众分享了他的体育故事。

  “没有一个运动员天生就是冠军,体育的力量也不局限于赛场上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更鼓舞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努力拼搏,不抛弃、不放弃。”陈艾森在发言中表示,运动员也致力于在奥运舞台上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合作,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除了严肃的技术交流外,运动员之间也会通过赠送小礼物、小吃美食等友好互动,让对方更了解自己的国家,增进双方友谊。他笑言,曾给外国运动员分享过自己很喜欢吃的大白兔奶糖,并广受好评。

  志愿服务

  中央团校教授陆士桢:

  推进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专题论坛上,中央团校教授陆士桢首先回顾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她表示,中国志愿服务的实践和思想源远流长。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新时代的发展为全世界所瞩目,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充分发挥我们发展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的必然结果。”陆士桢表示,在推进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中,我们还要继续发挥中国的发展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比如,坚持本土化,推进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发挥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国志愿服务文化体系。

  中国故事

  作家、《中国新闻周刊》原执行主编蔡崇达:

  触动人心的故事可以瓦解成见

  在“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专题论坛上,作家、《中国新闻周刊》原执行主编蔡崇达表示,故事可以瓦解很多既定成见和判断,文学作品找到共同命题才能触动人心。通过故事,可以让人读懂中国。他解释道,有外国友人看完其所作的《皮囊》英语翻译版后,写信告诉他表达震惊——“原来这才是中国,原来这是中国普通人经历的事情,是中国人真实的感受。’”

  蔡崇达认为,不论是媒体记者还是文艺创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只要把触动自己的那个故事和切入点讲清楚,写下自己相信的细节、故事,总会有其他人被触动。“故事是通过感性的方面进入人的内心的,这种认知和感受,比通过逻辑思考来得深入,也来得有力量。”

  “广州是我的福地。这里对我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是给我第一个媒体工作、给我第一个杂志主编职位的地方。”蔡崇达还透露,目前正在为广州创作一部人物作品,期待届时和读者见面。

  教育与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

  希望大家以后多做运动,有空晒太阳吃枸杞

  “我希望大家以后多做运动,有空出去晒晒太阳,吃吃枸杞。”在“读懂中国”的教育与健康中国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通过视频发表《运动、光疗、枸杞与脑健康》主题演讲,介绍了关于运动、光疗和枸杞糖肽对脑健康的积极作用。他提到,抑郁在青少年群体中不少见,而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运动、光疗和枸杞糖肽对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

  读懂广州:

  幸福之城

  广州市委农办主任李世通:

  广州乡村有很多幸福体验

  在读懂广州“幸福之城”专题研讨会上,广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世通表示,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广州的乡村有很多幸福体验。

  产业兴旺带来富足。广州坚持科技赋能,着力打造岭南特色的精品农业,持续拓展产业融合新路径。宜居宜业带来活力。广州大力传承发展农耕文明,着力打造彰显广府文化和岭南特色的宜居宜业乡村,推动城乡服务一体化。城乡交融带来和美。广州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景区、旅游文化特色村、特色精品村,涌现了一批“网红小镇”“网红民宿”,乡村游已成为假期出行的首选。

  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陈俊龙: 

  基础科学做到技术创新需要政企共同努力

  如何定义科技创新强市?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琶洲实验室副主任陈俊龙从基础科学创新到技术发明的角度分享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基础科学做到技术创新,需要较长的路走,更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广州布局了众多的高校,有比较雄厚的研究基础,科研实力很强,但是科研的转化也需要资金的投入,这方面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助、对科技龙头企业扶持的力度。同时科技创新也应多考虑向中小企业倾斜,做强技术创新的产业链。

  营商环境与城市发展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

  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展现生动立体的广州形象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表示,广州通过文化赋能的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营商环境实现了一年一个变化。

  “广州是一个务实、开放的城市,有着出色的人文底蕴和文化活力。”针对未来广州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林如鹏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广州市对外传播能力的建设,向世人展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立体的广州形象;二是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荐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三是充分利用本地媒体资源进一步地拓展对外人文交流。

  枢纽经济

  广州市花都区区长李晓东:

  打造枢纽经济产业新高地

  “花都区聚集了广州最重要的空铁水路等交通资源,还有四通八达的路面交通体系的区位优势,在花都区未来发展枢纽经济中极具潜力。”广州市花都区区长李晓东说。

  李晓东介绍,花都区坚持枢纽强区战略,以航空枢纽为核心,以空铁联运为抓手,以便捷互通的高快速路网、轨道交通、水路综合交通体系为支撑,建设航空都会区。

 
     标题导航
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开幕 与会国际嘉宾数量创下新纪录~~~
“一带一路”大型主题艺术景观“丝路金桥”揭幕~~~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战略合作协议》昨日签署~~~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A3版: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周刊·生活·揾食
   第A15版:生活·汽车
   第A16版:生活·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在广州相遇 听大咖“领读”
架桥造船 拥江向海
开启大湾区国际传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