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绿色赛道 各显神通

东风日产 e-POWER
路虎发现运动版 P300e插电混动版
雷克萨斯 全新一代NX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钟达文、陈馨

  今年广州车展,让参展企业和观展者最为心心念念的,不光是一台台展车,更体现在看不见的地方,例如“双碳”。众多车企“开着”新能源车抢占“绿色赛道”的背后,既是助力中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庄重承诺的举措,也是抢占中国这一全球最重要新能源车市场商业机会的需求。

  在岁末的广州车展,车企纷纷发布自己的“双碳”大计,自然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前景的前瞻。

  双碳目标融入全产业链条

  今年广州车展备受关注的信息发布之一,是广汽集团的“双碳”最新规划,这一规划已经相当细致,有时间表,有具体举措。到2050年,广汽集团将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2050年”是时间底线,广汽集团同时制定了一个有“挑战性”的时间:2045年。

  如果2050年和2045年还比较遥远,广汽集团的规划里还呈现了中期和近期目标。最近的目标年份是2023年——到这一年,广汽集团会拥有旗下首个“零碳”工厂,广汽埃安“零碳”工厂将在2023年实现零碳排放,并立足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零碳汽车产业园区。到2025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50%,广汽传祺实现全系混动化。在产品层面,则是进一步提高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及节能汽车占比。“ICV+EV”和“ICV+XEV”两条路线同步发展,广汽传祺全面混动化,2025年实现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占比50%、2030年广汽整个集团(含合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50%,广汽传祺实现混动销量占比60%。同时,广汽还将继续开展包含氢能动力在内的潜代燃料车型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与消费者使用息息相关的有两个细节。一是,电池可租可买,电池容量可大可小,可充可换。二是每个人可以拥有一个“碳账户”,消费者每减少1克碳,都可以换算成相应的积分,而这些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的服务。

  前沿的氢能源技术路线也在车展中大放光彩。现代汽车展示了其在氢能源、电动化、高性能和量产车板块的成果。无论是展位面积还是位置,氢能源都被放在了“C位”,这也许跟现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就落户在广州有关,毕竟这正是现代集团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生产和销售基地,但氢能源本身“从梦想照进现实”的速度,也许还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快。

  豪华车品牌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达成“绿色目标”。保时捷的一个着眼点就在于车展本身。在其新车发布会现场,记者看到,保时捷启动了“绿动工程”试点,一方面对车展期间的用电量、物资消耗及工作人员差旅等碳足迹进行追踪,另一方面,追踪自愿提供碳足迹的观展媒体和观众,综合两方面的整体碳排放量,保时捷将进行碳补偿,以实现车展期间的“零碳排放”。据介绍,保时捷未来计划在类似大型活动中拓展这种碳补偿方式,为碳中和做出贡献。

  标志性新车

  东风日产e-POWER

  不用充电的电动车,这听起来有点矛盾,但东风日产e-POWER技术就是在这一表面的矛盾中找到一条新的路线:不是混动,也不是纯电,而是“融合动力”。东风日产将之定义为“不用充电、比混动更电动的电驱技术”。通过独特的100%燃油发电,100%纯电驱动的工作方式,e-POWER创新性地实现了既保留纯电的优势,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问题。e-POWER中国首款车型从系统层级进行能量管理,实现了智能发电系统、功率型电池和驱动电机的高效协作,内燃机专注于发电、始终处于最佳工况,创造出市区工况3.9L/100km的超低油耗。

  路虎发现运动版

  P300e插电混动版

  P300e基于PTA豪华横置发动机平台打造,拥有纯电动模式、混动模式和电量保持模式三种工作模式。在纯电动模式下,最大行驶里程可达54公里。在混动模式下,英杰力1.5T发动机与后置电机高效协作,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7秒,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2.0升。凭借前瞻性的电池技术和智能化的电能管理系统,其在快充模式下,仅需30分钟便可将动力电池电量从0%充至80%;在交流慢充模式下,完成从0至100%的充电时间也仅需2小时左右。

  雷克萨斯

  全新一代NX

  雷克萨斯全新一代NX在广州车展上市。该车同时提供插电式混动、混合动力和汽油在内的3种动力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全新一代NX是雷克萨斯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其纯电续航里程为WLTC76公里,基本可以满足日常上下班通勤的需要。而在智能化方面,新车全系标配的新一代LEXUS雷克萨斯智能安全系统LSS+ 3.0,通过扩大毫米波雷达和单目摄像头的探测范围,大幅提升多种交通情况和行驶场景的识别能力。此外,新车还引入新一代多媒体系统,搭载更多人性化科技配置,并最高配备14寸全高清触控显示屏。

  记者观展:

  全产业链条“脱碳”任重道远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产品和技术是重要的,但规划和路径的方向选择则牵涉到更大的格局。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21年7月15日发布的《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使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条非常长,从研发、生产、营销、消费到使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碳排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脱碳”,汽车产业全产业链条的“脱碳”任重而道远。

  正因为牵涉甚广,汽车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和规划就更需要行业者们一同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全面通盘考量不同“减碳”环节之间的分工和协同。而在技术路线仍是“百花齐放”,远远未到“收拢”之时,顶层规划更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从业者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计算和衡量一款车型的排放数据,特别是考虑到要从一款车的全生命周期去计算减碳数据,构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减排评价体系就非常迫切了——而这一点又并非单单汽车行业一个行业就能完成的。从这个角度说,车企们必须拿出跟研发或者营销一样的“出圈”思维,甚至比研发或者营销付出更多的“跨界”努力,方能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地将“双碳”这个长期事业坚持下去。

  幸运的是,从本届广州车展来看,在奔向“双碳”目标的路上,几乎没有车企选择“观望”,向低碳乃至净零碳的转型发展的路上,车企从业者们也并不“孤独”。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敢于斗争
   第A3版:2021广州国际车展专页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身边纸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深壹度·调查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阅读
   第A16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7版:生活周刊
   第A18版:第19届广州国际车展
   第A19版:第19届广州国际车展
   第A20版:第19届广州国际车展
   第A21版:第19届广州国际车展
   第A22版: 第19届广州国际车展
   第A23版:第19届广州国际车展
   第A24版:第19届广州国际车展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DA17版:顺德金版
   第SDA18版:新区势
绿色赛道 各显神通
广汽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