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的今天,高民想起自己第一次来到南沙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无超市、无的士、无巴士,又荒凉又偏僻,那是2007年南沙的样子。14年过去了,他作为第一批“拓荒者”,从香港科技大学的博士成长为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既是南沙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这片土地上的奋斗者、坚守者。他与广州南沙是如何结缘的?又在这里做了什么?
本期“广聚英才我来了”带你了解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博士与广州的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实习生石亮浩治
统筹/张毓、嵇沈玲
从“创业者”到科研带头人
如今,“云计算”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早在20多年前,我就曾参与过这方面的创业。1999年大学毕业时,响应师兄的号召,与几名计算机系的同学开了一家专做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公司。由于时间点不对,做得很辛苦,也没挣到钱,只好转型去做呼叫中心。创业第三年,我想去念书,便以兼职的形式又坚持了一年。2003年,我申请到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和霍英东研究院的缘分就此拉开序幕。
霍英东研究院以穗港科技合作枢纽、原始创新与商用技术的桥梁以及大湾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基地为发展定位,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领先国际的科研及教育优势,致力于粤港深度合作下的应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目前,研究院已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800项,累计为2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关键技术研发;获得授权专利186件。
在打造穗港科技合作的枢纽方面,我们尤其注重把广州好的科研资源带到港澳,为科研团队提供超算的服务。整个广州超算南沙分中心里,来自香港的团队有将近200多家,总共使用的核时数超过2亿核时,这也成为大湾区大型科学仪器装置共享共用的典范。
作为项目负责人,我承担过科技部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加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
将广州的高校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的动力
从原始创新到商用产品,天然地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我以“点线面”理论来概括这道鸿沟的形成:“点”指的是一个个新的知识点、技术点,“线”指的是一个个知识点组成了一项真正可用的技术,“面”指的则是由很多项技术组成的产品。
如室内定位导航,做科研的话,该领域有很多技术点,如蓝牙怎么定位。真的要把做定位导航做起来,还要将传感器与蓝牙融合起来,才能形成一项完整的室内定位导航技术。但这还不是一个产品,你还需要将技术转换到小程序、APP,因此还需要程序员,同时,后台还有数据分析、语音交互。全部做起来之后才是产品。
这就是原始科技很难变现的原因所在,更不要说有些科研并不一定适合产业化,因为其中还涉及成本、费用、实现难度和资源需求的问题。
如果成立了公司,那就是一个“立方体”了,产品只是一个面,还有管理销售、定价、团队建设等。因此,科研转化本来就很难。
广州有众多的一流高校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不断产生原始创新成果。未来广州要发展,应该更大力度支持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在大学的创新创业方面,港科大(广州)有着很重的历史使命感。霍英东研究院作为香港科技大学面向内地最重要的技术成果转化和开放式创新平台,也一直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孵化平台,与南沙区合作共建并运营管理的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着力打造南沙面向大湾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和人才聚集地,目前已累计孵化85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其中港澳台团队27个,目前在孵项目29个,过半青创团队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
“万物互联”已成为现实
从我读研究生开始,就一直从事物联网的开发、应用工作。近年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移动感知与计算、室内定位导航等物联网关键技术,以及相关前沿技术的跨领域协同与商业应用,在创新技术研发、应用及产业化领域算是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成果。
二十年前,物联网还是一个特别前沿的技术,当时主要是在大学里做科研,目前已实现全面的商业化和应用,整个行业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从自动售货机到停车场地锁再到马路边上的一盏盏路灯,其实都是物联网设备,可以说,“万物互联”已成为现实。
对于我们的团队来说,目前,我们主要是聚焦在室内定位导航,带领团队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已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白云机场、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众多场景中得到应用。如在医院里,通过我们的产品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在挂号、缴费、导航到相应的科室。在博物馆里,将语音讲解和导航结合在一起,按照游览路线为游客逐项讲解各项展品。未来,室内定位导航还将应用在商场场景,实现线下实体店和线上手机端的融合,在线上领取消费券,通过我们的产品导航到商店进行消费。
我们的同行还突破了“预约停车”的行业瓶颈,未来通过地锁联网,不仅可以便捷地预约停车位、找到停车位,已联网的地锁还可以通过提前知悉我们的行动路线,从而在我们离停车位还有两三米的时候,自动放下地锁,让我们顺利停车。
从室内定位导航来看,未来其实还有很多方向。可以和5G结合做定位,也可以与视觉相结合。比如,我们就有个小组专门做前沿的研究,可以预见未来将这样的技术应用在工厂、施工地等更多的大型场景中,室内定位导航会与人们生活逐步融合。
关键因素
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
广州印象
这片土地具有
广阔发展潜力
2007年1月,广州市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下称“研究院”)成立。那一年我研究生毕业要开始进修博士,正逢学校要在南沙建设霍英东研究院,学校也将我派到了南沙。港科大师资力量雄厚,当年同行的一车人里,后来很多都成为了代表国家一流水准的行业大咖。我到南沙以后,觉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希望能在这里一展抱负。
前不久,18号线首通段(冼村至万顷沙)正式开通运营。这条时速达160公里的快速轨道交通实现了南沙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的时空目标。这些年来,我也见证了南沙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我们研究院招人留人特别难。最早的时候,从港科大派来约十几个骨干,如果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可能干几年就申请回港科大本部了。最近这几年变化很明显,大家纷纷自愿把合同转过来了,包括我自己。
现在的南沙跟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了,拥有一流的平台,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幅增加。同时,南沙的优势也越发明显——房价比较适宜,基础教育有很大改善。
事实证明,我在广州过得很好。如果今天让我来推荐一下广州,我会说,广州是一片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土地。
人物名片
高民
现任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院长,兼任物联网研发部总监,入选2018年度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也是广东省感知与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州市数字生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负责人。
重点举措
实施羊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
支持创业领军团队:5年内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约50个高端创业团队,分别给予3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并以股权资助与无偿资助组合方式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同时提供工作场所房租补助、贷款贴息、首购首用风险补偿等工作支持。
支持创新领军团队:5年内对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承担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攻关项目的约50个高端创新团队,分别给予3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和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并提供首购首用风险补偿的工作支持。
支持创新领军人才:5年内对具有良好科研背景和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担任应用研究和技术、产品研发重要职位的约100名高端创新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
支持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5年内对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在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约50名服务业高端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所在机构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广州市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及服务目录。
建立产业领军人才奖励制度
奖励杰出产业人才:每年对30名为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出卓越贡献的产业领军人才,按三个等次,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薪酬补贴。
奖励产业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每年对1000名在企业管理、研发、生产、财务、销售等岗位担任高级职位的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具有较高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事企业核心业务的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按其上一年度对广州市发展作出的贡献给予一定额度的薪酬补贴,最高每人150万元。
奖励引才成绩突出企业:鼓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市外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按其引才成本费用的50%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最高每人5万元;对每年引进市外产业领军人才数量居全市前列的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额外费用补贴。
全景扫描
1.9万余人
作为2018年度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高民博士获得了广州市1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在霍英东研究院,研发人员占比约83%;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比例超过44%,海外人才比例约占43%;高层次人才即包括高民在内的广州市创新领军人才2名。在全市,像高民博士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已累计遴选1.9万余人,全社会研发人员数量达22.9万人。
500名
2016年,广州市发布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此后又陆续配套印发了《羊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奖励制度》。自2016年起,支持5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团队成员),每年支持1000名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吸引带动各类产业人才来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