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世界十大跨国车企进博会同台竞技

汽车“黑科技” 齐聚进博会

氢能发动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伟力摄影报道)“双碳”目标下,世界车企有些什么样的举措?我们未来的移动出行又会是什么样的形态?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成了最好的观察窗口。今年进博会,首次汇集了世界排名前十的跨国汽车集团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主要企业,继今年4月上海车展之后,这些跨国车企再次展开同台竞技,展示自己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新的“黑科技”。

  碳减排,不局限在使用环节

  今年进博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围绕车辆生命周期,跨国车企进行了更大广度的低碳设计。宝马、丰田、特斯拉、日产都提出,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来实现碳减排,将可持续理念贯穿于设计开发、供应链、生产、使用、回收、运输等各个阶段。

  丰田以氢能为例,展示了相关产品“制造—储存—使用—回收再利用—废弃处理”整个周期的减排举措;特斯拉则通过实物,展示其上海工厂原材料配送、压铸、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机、电池等车间生产制造的全流程,让观众可以清晰看到,科技在汽车大规模生产中的减碳作用。

  与此同时,围绕低碳出行,汽车企业在今年进博会上也展示了一系列新技术。例如借助于自动驾驶,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通过V2X、AR等技术,提升城市通行效率,减少交通风险。

  氢能在进步,不只是在实验室

  现在开车到油站,只有汽油和柴油供选择。未来油站,还可以提供“加氢”的选择。加氢不仅时间短,而且充能效率更高。加一次氢能,续航里程可以轻松超过1000公里。围绕氢能的政策法规、配套设施建设、车企产品规划,正在提速。

  今年9月,广东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项目开建,商业化路程再进一步。10月下旬,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指出,要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11月3日,上海也公布了《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今年进博会,氢能技术的运用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完善。丰田展示了氢能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已经走出实验室,搭载在赛车上,并参加以严苛著称的24小时耐力赛。现代起亚则通过多款概念车亮相,展示氢能汽车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包括户外、无人运输、应急救援等。当然,受限于加氢站数量,氢能汽车还不会大面积推广。但在特定场景、特定用途下,氢能汽车可以小范围投入使用,如港口运输、园区物流、紧急救援、网约车等。在广州,使用如祺出行,就有机会约到广汽正在进行示范运行的氢能汽车。

  万车皆可用电,不等于拒绝内燃机

  今年进博会,电作为排名第一的新能源,其领先地位再一次得到强化。在汽车展区内,电动化技术、电动化产品以及基于电气化结构的电驱系统、自动驾驶,随处可见。通用汽车以Ultium奥特能电动车平台为例,展示了汽车生活方式的各种可能,以及纯电动技术赋予经典产品的全新时代内涵。

  今年进博会,戴姆勒集团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彰显其电动化的行动力。根据规划,至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将为其所有细分市场提供纯电车型;2025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平台,其每款车型均将向客户提供纯电版本。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进博会,与往年不同,电动化不再是“一刀切”,而是呈现出包容、开放的一面。在受访专家看来,愈发多的跨国车企意识到,“双碳”目标达成,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内燃机,而是二氧化碳。凡是有助于二氧化碳减少的技术和产品,都应该得到普及和推广。

  对于用户而言,多元化的驱动方式、车辆行驶,更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从汽油到新能源,替代的时间会比较漫长。换言之,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会是“油+电+氢”三种能源并行的时期。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读懂全球市长论坛·在现场
   第A6版:读懂全球市长论坛·广州奖
   第A7版:要闻
   第A8版:最美广州奋斗者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生活·旅游
   第A15版:生活·揾食·时尚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乡村美了钱包鼓了农民乐了
严禁“小电驴”入户充电
汽车“黑科技” 齐聚进博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国家卫健委: 7日新增确诊病例89例
寒潮来袭: 防范新冠肺炎和流感叠加流行
7日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