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科看诊专题
“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死亡的首位原因,由跌倒造成的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大量研究证实,髋部骨折老人若能在伤后24小时~48小时内接受手术,其并发症和死亡率将降低78.5%以上。
近年来,我国老年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能在最短时间内使老年骨折患者得到确定性诊断和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尤为重要。为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专门开通了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患者从急诊接诊、办理入院、完成各项检查、术前评估到会诊等环节均统筹安排在12小时~24小时内完成,在24小时~48小时内完成手术,从而有效降低患者髋部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百岁老人滑倒骨折
12小时内手术当天下地
100岁的林阿婆(化名),在酒楼吃饭时不慎摔倒,造成髋部骨折,当天晚上被家人紧急送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因为林阿婆之前一直在红会医院就诊体检,医院有她的详细资料,该院骨科副主任王文立即邀请其他科室专家进行评估,认为可以手术,当即将手术时间定在第二天早上8时,这距离老人入院不到12个小时。在做了髋部骨折微创固定治疗后,当天下午老人即可下地,四天后顺利出院。
开通骨折绿色通道
确保患者48小时内手术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现象普遍,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和肢体保护能力降低,跌倒所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非常高。相关文献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卧床3月死亡率超过20%,1年死亡率超过30%,因此老年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王文介绍,骨折病人在刚摔伤的时候全身状况相对较好,越往后拖,全身状况越差,比如,骨折处会肿胀,如果没有在24小时内手术,就要等到消肿后再手术,整个治疗时间和康复时间都会延长。为了更好、更快地解决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困局,红会医院骨科开通了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患者从急诊接诊、办理入院、各项检查、术前评估到会诊等环节均统筹安排在12小时~24小时内完成,在24小时~48小时内完成手术。
具体方式为:
1.建立急诊快速通道:设立急诊总指挥室,建立总值班室,建立一体化通讯体系,实现急诊、骨科、手术室及病房一体化管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到院后,行急诊预检,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并分级,向总值班室汇报;通知骨科、手术室、急诊室等,畅通快速检查通道,协助其入院。
2.开通绿色病房通道:患者入住病房后,立即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常规心电监护,并开展心脏彩超、肺功能、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
3.开通绿色手术通道:患者入院后6小时内,形成多学科诊治团队,包括骨科、影像科、手术室、内科、麻醉科等,开展ASA分级评估。根据分级结果确定手术时间,确保所有病人能在48小时内完成手术。
4.优化护理质量:疾病和围手术期的护理选择有3年以上相关护理经验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实施护理。
“骨折对于年轻人也许不是大事,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致命的。骨折后,老年人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难,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和压力性损伤(俗称褥疮)等并发症。不论发生哪种并发症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王文表示,骨折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极大提高急救效率,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致死率及致残率,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快速恢复患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文/张青梅、胡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