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SZ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圳摘得13项国家科技奖

深圳先进院参与完成项目获一等奖,改变磁共振国际产业格局
深圳先进院参与“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的核心成员(深圳先进院供图)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日在北京召开,深圳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由11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13个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通用项目)。这份成绩单表明,深圳在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高质量成果。而深圳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华为、中兴通讯、比亚迪三个深圳龙头企业牵头完成项目都榜上有名,华为更是连续14年获得国家科技奖,仅本年度就有3个项目获奖。

  值得关注的是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等单位历时十余年合作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首型3T人体磁共振成像设备(简称3T系统)并实现产业化,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极少数独立掌握磁共振全部核心技术和整机制造的国家,改变了磁共振国际产业和技术格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应用研究领域涌现高质量成果

  记者从深圳科创委了解到,由11家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13个获奖项目中,有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8项,13各个项目中有3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为参与完成的“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成果突破了传统视频编码和计算框架,形成了完全自主的编解码技术体系,主导制定了我国超高清视频编码标准GB/T 33475.2-2016等AVS系列标准,被全球超高清联盟采纳为国际通用格式,在VVC/H.266等国际标准制定中掌握了重要话语权,研制了自主的超高清实时编码器和解码芯片,形成了“技术标准-芯片终端-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宽带移动通信有源数字室内覆盖QCell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团队研发了以太网结构的有源数字室内覆盖创新产品QCell,大幅提高室内覆盖性能,推动全球首个数字室分行业标准制定6项,引领了室内移动通信从无源向有源数字的跨越式技术进步,该成果成功保障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大活动及工程的超高密度、超大流量通信任务,在海外68家运营商及国内规模商用,成为行业标杆。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完成的13个获奖项目中,深圳企业获奖达12项,占深圳市获奖总数的92.3%,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凸显。而华为连续14年获得国家科技奖,本年度有3个项目获奖。

  据悉,深圳自2010年以来,连年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科技奖项累计达到148项,彰显深圳科技创新的实力。

  此外,此次深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获奖项目中覆盖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资源环境和高技术服务六个领域,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占了3个,占总获奖数比重达到23.1%,证明深圳的电子信息行业优势突出,位居国内领先水平。

  技术研发助力国内磁共振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先进院等单位历时十余年合作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深圳先进院郑海荣研究员为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第二完成单位。

  “感谢这个时代!”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说,“参与项目研制的团队成员肯定比我还要激动。”

  自2010年以来,深圳先进院与联影医疗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就启动3T磁共振系统研发项目。项目创建了“软硬件协同”的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体系,构建了影像数据“稀疏采集、快速扫描、精准重建”技术路径,攻克了系统核心部件和成像技术难关,获发明专利124项、授权美国专利11项,突破了国际知识产权壁垒,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在快速成像软件与电子学、谱仪、射频功放、射频发射线圈、梯度功放、梯度线圈和超导磁体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发明了三维张量编码扫描技术,研制了世界最大孔径高场超导成像磁体、突破了业界最高功率的梯度功放部件;建立了高场磁共振整机自主制造体系;创新了心脏、大脑等快速成像序列和重大疾病定量诊断技术,与医院合作构建了全身临床应用技术体系等。一批成像新技术入选我国和国外影像学会专家共识和影像学诊断共识。

  樊建平说,作为中国战略科技队伍的“国家队”,深圳先进院就要担起责任,解决国家战略需求,担国家责,做国家事。

  目前系列国产高端磁共振产品已经走进国内千余家医院,并实现对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的逆向输出,有效缓解了老百姓在使用高端影像设备上的费用问题。

  延伸:深圳先进院引一流人才,获丰硕成果

  深圳先进院的大厅里写着“梦想成就未来,应用创造价值”,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和创新无极限的精神。樊建平认为,这些正是深圳文化的体现,它和那句最为人所熟知的深圳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异曲同工。

  “创新无极限”,是深圳先进院一以贯之的精神。2006年,深圳先进院作为深圳首个国立科研机构正式诞生,自此,深圳也有了“国家队”。从第一批研究生入学到累计培养人才近1.3万人;从首次以定量公式揭示生物迁徙进化策略,到自主研发超薄芯片临时键合胶材料代替进口;从聚焦集成电路、合成生物、脑科学等关键核心领域到牵头成立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牵头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企业联合实验室到跨界织网,引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深圳先进院取得丰硕成果。

  让院长樊建平特别自豪的是,深圳先进院目前拥有全职院士11人,杰青优青人数近40人,海归903人。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相当多,让一些学科逐渐产生国内影响力,并构成新的学科方向。可以说,由数千名博士组成的科研队伍让深圳先进院竞争力非常强。

  如今,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定名)正依托深圳先进院15年发展基础稳步筹建中,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第A3版:聚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国内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身边纸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生活周刊
   第A14版:生活·汽车
   第A16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第T13版:惠州专版
   第T14版:2021“湾区楼市风云榜”惠州榜评选特刊
   第T15版:2021“湾区楼市风云榜”惠州榜评选特刊
   第T16版:2021“湾区楼市风云榜”惠州榜评选特刊
深圳摘得13项国家科技奖
深圳新地标外框封顶
野生动物园鸬鹚“捕鱼忙”
罗湖探索共建大湾区免税城
第五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