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林荫、穗林园宣)10月31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广东省暨广州市第三十一届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广州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最新调查情况,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457种,陆生野生植物有维管植物3516种。目前,已完成两次综合性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表示:“数据比第一次有明显增加,一是总的物种数量在增加,二是城区的动物数量增加非常明显,特别是在候鸟方面,数量从过去100多种,增加到了200多种。这都说明广州近几年的生态建设非常有成效,动物进城也取得明显效果。”
胡慧建介绍,在动物方面,第二次资源调查共记录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为457种。本次调查中,新增一种中国新记录种——卡氏伏翼,一种广东省新记录种——黑头鹀。新增广州市新记录种共54种。其中两栖动物新记录种3种,分别是华南雨蛙、布氏泛树蛙和红吸盘棱皮树蛙。植物方面,第二次资源调查记录到广州市维管植物231科1366属3516种。同时,消失近60年的飞瀑草在从化地区也重新被发现。
“近年来,广州市关于野生动物的刑事案件数量下降了很多。”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的池炳威介绍,由于市区生态环境在好转,办公室收到市民报告的遇到野生动物的案例数量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