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李子陶、赖彩坚)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日前,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林寒露,来到在信宜市朱砂镇的朱砂中学、旺沙中学,为180多名学生举办了两场以粤剧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宣讲会,为偏远乡村送课下乡,广大师生学史明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非常重视革命的舆论宣传,包括借助报刊,编写戏剧、歌谣,倡导反清革命。他曾指出:“洪门拜会,则以演戏为主,盖此最易动群众之视听也。”当其时,先后涌现了20多个以粤剧演出为主的志士班。革命党人陈少白、李是男等收集、编写了大量的粤剧剧本,针砭时弊,颂扬视死如归的反清义士,如《唤国魂》《文天祥》《徐锡麟刺恩铭》、歌颂女侠秋瑾的《火烧大沙头》等。这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剧目激起了海内外华人、华侨支持革命、推翻腐朽清王朝的共鸣。通过创建志士班,演出粤剧,吸收了大量的同盟会员,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为同盟会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作用。
结合粤剧在辛亥革命的作用,宣讲人还利用PPT课件,观看粤剧视频,图文并茂讲解了粤剧的基本知识,介绍了著名的粤剧代表性传承人红线女,增强了宣讲的趣味性。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接着,宣讲人还介绍了粤剧的“生旦净末丑”五种表演行当的神态、动作,并现场演示了粤剧演员的“四功五法”等基本功的动作姿势,随后将宣讲带入了互动环节。
由于宣讲人林寒露曾学习并从事过粤剧演出等工作,因此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驾轻就熟,她指导同学们共同表演了粤剧动作的兰花指、兰花掌等基本手势,同学们也争相跟老师用手势模仿,课堂气氛更趋活跃。
在拿出水袖服、马鞭及双枪等服饰、道具进行演示,并请同学上台“现教现学”时,同学们的兴致瞬间高涨起来。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加深了对辛亥革命历史的了解,也学到了不少的粤剧知识。一些同学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去广州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也有同学课后打听如何报考粤剧类学校。
朱砂镇地处粤西偏远地区,镇长梁洲表示,欢迎类似的活动能更多深入偏远校园,让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朱砂中学校长雷江也表示,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但在广东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几乎都没有看过粤剧的现场演出,希望今后能让学生们多视角地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