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120”高空出动搭起“空中生命线”

广州主城区已有11个救援点可停靠直升机
演练现场,救援人员通过直升机转运车祸“伤员”。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摄影报道)昨日上午,由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市公安局主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广州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承办的2021年广州市高速公路较大交通事故航空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演练正式开展。

  增城到海珠高空“120”

  转运过程不超半小时

  演练现场,增城区模拟事故路段正播报一则重大交通事故,一货车失控造成多车追尾,多名乘客受伤,有人员被困车祸现场。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和市公安局警航支队收到救援指令后,立即准备开展航空救援。市公安局警航支队做好航空器调用申请和飞行航线报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集结队伍,快速装备急救物资,并开通院内“绿色通道”。

  直升机降落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停机坪,医疗队员携带装备登机,前往事故现场。抵达事故现场后,医护人员立即开展验伤和伤情评估,对伤情最重的重度烧伤患者破拆救出后,立即通过直升机转运入院治疗,当直升机停靠在医院停机坪,伤员直接转入烧伤手术室开展手术,术后转入烧伤ICU监护。在航空紧急救援下,整体转运过程不超半小时。

  据介绍,本次演练首次采取警医等多部门、多专业间的联合协同作战,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及增城分中心、市应急医院,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警航支队、交警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交投集团和高速运管公司等单位共8支队伍参加联合演练活动。

  培养航空医疗领域人才

  储备航空医疗救援力量

  当日上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礼堂举办了广州市航空医疗救援联合培训基地揭牌仪式。该培训基地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广州市公安局警航支队共同承办建设。

  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主任李双明表示,通过建立“医疗+航空+指挥调度”合作模式,将航空医疗服务纳入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范畴,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公益救援,提高救援效率。通过搭建培训平台,依托各方优势,在区域内培养航空医疗领域专业人才,储备航空医疗救援力量,形成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品牌。

  据介绍,广州的航空救援起步比较早,广州市城区内各大医院均需进行航空救援的培训工作。随着广州航空医疗救援培训基地的成立,未来将加大医疗人才的培育,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在陆地地理因素受限情况下,航空医疗救助便可补位。目前,广州主城区内已有至少11个救援点可停靠直升机。

  广州市公安局警航支队支队长董建勇介绍,目前有两部直升机专门应用于航空医疗救援,未来还计划增加中型机型,“现在直升机的航程已可覆盖全广州。”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聚焦区两会
   第A7版:聚焦区两会
   第A8版:聚焦区两会
   第A9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深壹度·调查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健康周刊
   第A15版:健康有约
   第A16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荟生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开打
萌娃淡定接种 “爱心妈妈”护航
“120”高空出动搭起“空中生命线”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黄埔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白云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优化营商环境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切实抓好重点民生项目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中新广州知识城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