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越秀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着力打造都会产业高地

北京路传统商圈焕新。
越秀区成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区。
洪桥街马庄巷社区微改造后环境宜人。

  越秀区工作任务以“全面建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总目标,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立足“四个功能定位”,全力做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以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湾区创新枢纽、都会产业高地、美好生活样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翟晓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廖靖文

  10月24日-26日,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山纪念堂举行。越秀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越秀着力打造“湾区创新枢纽、都会产业高地、美好生活样板”。

  未来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

  今后五年,越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要素、创新策源、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全面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左右,力争突破4100亿元,“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中心城区功能更加现代化,发展空间品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全面完成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建设,全区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越秀区将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活现代产业发展内生动能。坚持产业“一体两翼”发展方向和“一轴三带六组团”空间布局,依托11个国家级产业平台,建强12条现代产业链,壮大“3+3”核心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引领高端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

  同时,越秀区将培育壮大四个千亿级产业。巩固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加快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区建设,启动海珠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促金融科技大厦、大都市鞋城地块开发,持续导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高端金融业态,推动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资本市场服务机构、行业协会、金融论坛落户。深化省“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和省“公益金融试验区”建设,探索民间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以花果山小镇二期、三期压茬建设,引领全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率先助推商贸流通、文化旅游、零售会展等传统领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放大“超高清视频+”产业优势,大力培育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数字应用场景,形成创新应用示范。聚焦高端专业服务业能级提升,沿环市路、东风路、沿江路打造一批“律师楼”“广告楼”“财富楼”“数字楼”“人力资源楼”,争当辐射湾区的资源配置中心。

  越秀区将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黄花岗科技园、花果山小镇扩容提质,加快导入一批科技含量高、趋势引领强、发展潜力大的创新主体,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聚焦基因工程、生物科学、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战略产业,联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同推动一批国家、省级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落地,提升“科创之芯”“硬核”竞争力。

  建设超大城市世界顶级商圈

  越秀区将实施内需提质三项计划,实施商圈升级计划。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实施“尚品”“提质”“强能”“美誉”四大工程,优化全区步行交通微循环和商贸业态有机衔接,推动北京路、环市东、中华广场“三大商圈”强强连片联动发展,建设超大城市世界顶级商圈。做优专业市场内生品质,重点推动一德海味干果、人民中眼镜钟表、流花衣饰服装、站西鞋材皮具、海印电子产品五大商圈品牌化、国际化、展贸化发展,打造一批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全国商品市场示范基地。实施消费培植计划。健全文商旅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广百、友谊等商业中心、消费中心和时尚购物中心数字化升级,促进市内免税店、首店名店业态落地,办好“美食节”“购物节”“时尚周”等多维促销活动,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实施投资优化计划。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快推进5G基站、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步补齐生态环保、公共卫生、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投资短板。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共促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建设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越秀区将塑造空间发展创新格局,建设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交通改善、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盘活一批老厂房、老房子,建设一批新建筑、新场景,吸引一批新居民、新游客,全面提升城区内在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强化滨江空间规划管控,积极推进沿岸闲置及低效利用地块开发,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沿江建筑微改造和产业升级,形成协调有序、错落有致的滨江天际线与沿岸岭南风情景观线。有序推进“一区三品牌”建设,率先实现沿江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提升天字码头、大沙头、东山湖公园等一批品牌公共空间,建设海珠广场——传统中轴和五羊新城品牌活力区,系统筹划推进北京路二期、三期工程,贯通北起越秀山中穿北京路南抵珠江的“云山珠水”千年城脉。

  缔造7.5公里精品珠江

  越秀区将实施珠江碧道贯通工程,提升沿岸公园、灯光、绿化等环境品质,鼓励艺术爱好者开展临江艺术创作,共同缔造7.5公里精品珠江。推进沿江产业升级革新,打造沿江高端现代服务业经济走廊。全面落实城市更新三年计划、五年方案,加快推动5条城中村、2个旧厂改造早日落地见效。完成全市首个“混合改造”试点南洋电器厂项目。实施历史街区活化工程,对昌兴街、长堤大马路、文德路等历史街区开展“小微手术”式精细改造,以文创设计、休闲娱乐业态导入激活街区历史魅力。谋划实施新一轮老旧小区微改造,着力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实施新河浦红色文化路径建设

  此外,越秀区将持续建强文化核心区。弘扬红色文化,推出一批经典红色之旅路线。实施新河浦红色文化路径建设,提升“东山印象”品牌。推动红色史迹修缮保护全覆盖,赋能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东园文化广场等红色文化地标,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

  越秀区还将传承岭南文化,实施“非遗”保护工程,推进民间美术、武术、饮食、曲艺、中医等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扩大广绣、榄雕等非遗技艺影响力。用活海丝文化,加强五处海丝申遗史迹点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海丝文化时代新内涵。发展创新文化,深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好文化产业基金作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做大做强数字文创、智慧文旅、动漫游戏、影视娱乐等高端产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动漫体验馆、广东粤剧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完善全链条垃圾治理闭环,率先建成全域“无废城区”。

 
     标题导航
越秀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白云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专题
   第A6版:聚焦区两会
   第A7版:聚焦区两会
   第A8版:聚焦区两会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文化·湾区
   第A15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6版:生活·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着力打造都会产业高地
构建“6+6”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