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东两考古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分别是“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广东‘南海I号’沉船”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南越王墓出土丝缕玉衣
“南海I号”出水的瓷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成通摄
南宋金项饰,“南海I号”沉船出水。 @视觉中国

  藉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昨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开幕式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广东‘南海I号’沉船”两个项目入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黄巧好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署名除外)

  广东两项目为何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是秦汉时期的16项入选项目之一。

  “广东‘南海I号’沉船”是辽宋金元时期的9项入选项目之一。

  并肩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王墓,是中国秦汉时期考古的重大成果。专家指出,在同一城区内同时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王宫及御苑、王陵等系列汉代遗存,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中国正式的水下考古发展到今天,如果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只能选一艘沉船,那一定是“南海I号”。从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几乎整个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脉络。

  秦汉时期考古

  体现中华统一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从最终公布的结果来看,“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涵盖全国,河南与陕西分别有14项和11项入选,河北、山东、湖北各有6项入选,山西有5项入选,北京、浙江、江西、湖南、甘肃各有4项入选。“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是秦汉时期的16项入选项目之一,“广东‘南海I号’沉船”则是辽宋金元时期的9项入选项目之一。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7月下旬,初评启动,110位专业评委从321项参评项目中遴选推荐160个项目,9月18日160强大名单正式出炉,广东四个项目入围:南越王墓的发现与发掘、“南海I号”保护发掘、南越国宫署遗址、石峡遗址。四项中广州占据二项,全部为“南越”主题发现。

  而在18日公布的最终版“百大”名单中,石峡遗址遗憾落选,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王墓则被合并为一个项目。如此,广东原来的四项目相当于入选三项,成绩喜人。

  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全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秦汉时期的有16项,从类型上看有都城,有王城,有王陵,从地域上讲有边疆,有核心区域,从中可以反映出中华统一、多元一体的历史动态。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王墓让大家看到从秦统一岭南,推行郡县制,到逐渐改变岭南地区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以君长管治部落的政治面貌的过程。南越国继承秦朝的制度,设置各级官僚,地方行政实行郡县制,使用秦汉文字,体现的正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岭南文化是秦统一以后经过长期的汉越民族融合,同时吸收包括海外在内的各种文化因素而产生、发展的,具有开放、多元与兼容的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也将是广州地区考古学研究的重大学术课题,先秦考古探索南越文化兴盛的物质和思想基础,探索南越人在接受中原文化,文明曙光,为后来秦统一打下思想意识的基础。

  全洪指出,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落后于中原,秦统一岭南后,至南越国有103年,岭南地区赢得一段较长的安定时期,加速了生产的发展。南越王墓出土一批生产工具,表明虽然农业尚不十分发达,但本地已掌握先进的耕作方式,并部分使用铁农具。这是岭南历史上首次大开发时期。

  南越国立国93年,岭南地区飞跃发展。南越遗址和墓葬出土的越式铜铁器具说明当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是稻田连片,建立起了自己的铸铜、冶铁和纺织等手工业。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印花大砖,还有建筑石材以及施釉的筒瓦、板瓦、瓦当等,则反映出当时南越制陶与建材手工业已不落后于中原地区或超过其他地区。文化上,由于以赵佗为首的统治者采取和辑百越的政策,岭南原有的百越文化并没有被强行同化,更没有迅速消失,而是与汉文化平行发展,在接受汉文化先进制度、理念和生产技术之下南越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未来南越王博物院

  重点推进南越文化的传播推广

  并肩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王墓,是中国秦汉时期考古的重大成果。专家指出,在同一城区内同时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王宫及御苑、王陵等系列汉代遗存,在中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建蕃禺城,是广州建城之始。公元226年,东吴孙权分交州置广州,广州之名自此开始。但是有关广州古城的文献记载相当少,《广州考古六十年》指出,《史记》《汉书》有关南越国的记载不足5000字,且未提及蕃禺城的位置和布局,此后1000多年,有关广州城的文献基本为零。明、清两代有一些关于广州城的地图,清代文献《广州城坊志》《羊城古钞》等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广州城的情况。但蕃禺城在今广州城区的什么位置?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广州城城墙四至如何?城内布局怎样?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研究广州历史的学者。

  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现,让考古发现与史籍记载相印证,表明遗址区不仅是西汉南越国、五代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地,也是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郡、县、州、府的官衙所在地,是广州延续两千多年不变的城市中心。这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十分罕见。

  南越王博物院院长李民涌对记者说,在最初启动申报时,宫署、王墓两处遗址还没有合并在“南越王博物院”这个大框架下面,所以是分别申报。进入终评阶段之后,经过征求专家意见,大家觉得两个遗址一方面在行政上已经统一管理,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性质相近,都是反映南越国、南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并起来不但内涵更全面深入,影响也更大,所以就有了昨天的好消息。接下来南越王博物院将重点推进南越国文化的传播推广,讲好它在中华文明溯源、岭南文明溯源中的意义。

  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宫署遗址和王墓遗址为我们提供了广州早期建城的实证,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料。除了南越王墓中发现的1000多件(套)文物,宫署也出土了各类文物小件约42000多件,陶瓷片约23000多筐,还有近数万件的砖、石建筑材料和构件,研究的潜力非常巨大。当中不少物件有铭文,或者是别处所未见——如两件有“华音宫”文字的陶片——不但可供博物馆编藏,也可考虑将其中一部分作为标本供给高校等研究机构研究、教学使用。在日常的公众服务中,它们也是第一手的素材。目前宫署和王墓两处遗址的保护工作也都在严格遵循科学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展开或计划之中。

  如果“百年百大”只能选一艘沉船 那一定是“南海I号”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海I号”无论从“海丝”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对外贸易、对外交往、船舶制造等的角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国内现在保存下来的“海丝”相关遗迹遗物数量不少,但是体量这么大、保存这么完整、内容这么丰富系统的东西,应该说还是没有。而且它不是单一类型,而是比较“全貌”的发现,包含的信息非常多,涵盖社会、文化、经济、科技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当时时代的一个横断面,我们能从里面看到很多东西。

  崔勇说,中国正式的水下考古发展到今天,如果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只能选一艘沉船,那一定是“南海I号”。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水下考古正式起步的标志,也不仅因为它本身的价值重大,也因为从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几乎整个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脉络。今年是中国考古百年,而对正式、系统的水下考古来说就是30多年。30多年的历史都能在“南海I号”上体现出来。

  2019年8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通报了南海I号的考古进展。“南海I号”已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界的骄傲。船上发现的许多瓷器具有“标型器”的作用,可以作为断代标尺。而“南海I号”项目在勘测中使用的发掘方法、保护方法,后期田野考古的精细发掘,都对整个水下考古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崔勇表示,“南海I号”也是辽宋金元时期考古中发掘文物数量最庞大、种类最丰富的一个发现。从内容、形式、意义各方面来说,都是很了不起的项目。2019年,船上的器物已经全部清理完毕,而船体完全露出来大约还需要半年。船体完全露出来后发掘工作就完成了,就要转入保护阶段,这个阶段会更加漫长。此外,2015年广东公布了首批两处水下文物保护区,“南海I号”所在的水域是其中之一。一方面为这一地区的保护提供一个执法依据,另一方面考古人员接下来也会对这一区域继续做一些物探的调查,看能不能有一些新的发现。

  广州两大“南越”遗址

  见证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双赢”

  2006年、2012年,由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等组成的“南越国史迹”和“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史迹”分别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之一。广州在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原址上分别建成博物馆,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广州的珍贵考古遗存,另一方面促成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了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双赢效果,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包括两处大遗址在内的广州考古工作,与国家文物局,及广东省、广州市等各级政府和专家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南越国宫署遗址:

  在城市中心永久保留一处“大遗址”

  南越国宫署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保护范围5.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5~6米,迄今发掘了约16000平方米。1995年和1997年是配合城市建设的抢救性发掘阶段,从2002年至2009年是有计划按步骤地主动发掘阶段。它的整个发掘和保护、展示的过程,不但体现出城市建设为文物保护留出空间的过程,也体现了文化资源在今天传统赓续、城市发展、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价值。

  1975年,在中山四路西段进行考古试掘,发现规模宏大的古代遗址,遗址之上叠压一段南越国时期的砖石走道。

  1995年,在忠佑大街城隍庙西侧一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座南越国时期的大型石构水池,在岭南地区尚属首见。经市政府协调后,原施工项目停建,遗迹回填并原地保留。

  1996年,在石构水池之西清理出一口南越王宫的食水砖井,砌筑精巧,发掘后进行了原址回填的保护措施。

  1997年,在石构水池的南面、中山四路段,揭露出南越国时期的曲流石渠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宫苑实例。该遗址发现后,市政府收回已批出的土地,使遗址得以原地原状保护。

  2000年,在原中山四路儿童公园发现南越国宫殿遗迹后,市政府将公园迁出,随后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

  2000~200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组建联合考古工作队对南越国宫署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共计发掘面积近12000平方米,清理出从秦汉至明清12个历史时期的各类遗迹4800多处。

  “没想到南越王墓就在‘眼皮底下’”

  “回想南越王墓的考古工作,当时我们都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以为南越王墓会在离广州老市区比较远的地方,没想到原来就在‘眼皮底下’。”当年的“南越王墓探墓第一人”黄淼章曾在一次讲座中如是感叹。

  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之墓,发现于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墓葬保存完好,未被盗掘,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出土器物最多的汉代彩绘石室墓。

  南越王墓凿山而藏,深埋在象岗山顶之下20米左右的山腹深处,共采用750块红砂岩建造而成。墓室按“前朝后寝”的布局分为前后两部分,呈“甲”字形,分为功能不同的七个空间,其中主棺室放置墓主棺椁和丰厚的陪葬品,珠玉殓葬的葬制反映了秦汉时期岭南贵族的丧葬观念,与中原地区的诸侯王墓形成了可供横向对比的例证。南越王墓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包括金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等。

  对特别重要的古遗址古墓葬实施原址原状保护并展示,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充分发挥考古遗存的宣传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目前广州地区已实施原址保护并展示的重要考古遗存有10余处。而最早实施原址保护并进行展示的正是南越王墓。

 
     标题导航
~~~分别是“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广东‘南海I号’沉船”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聚焦第130届广交会
   第A3版: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聚焦第130届广交会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聚焦第130届广交会
   第A6版: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聚焦第130届广交会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旅游
   第A15版:生活·旅游·揾食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顺德金版·新区势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广东两考古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