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董业衡、耿旭静 通讯员张羽摄影报道) 南沙区借助广交会举办的“东风”,以进口示范区为主题,全面展示自2020年11月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来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和发展规划,向世界发出“南沙声音”!
实行“1336”计划
加快培育进口示范区
南沙是“千年商都”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汇集了大湾区全部11座城市以及五大国际机场,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
今年1-8月,南沙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815.2亿元,位列全市各区第二,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25%,同比增长20.4%。其中进口714.1亿元,增长17.6%;出口1101.1亿元,增长22.3%。一般贸易、保税物流持续引领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1104.4亿元,增长29.4%。机电产品、粮食等成为拉动南沙进口增长主要动力,机电产品进口237.8亿元,增长20.6%,粮食进口28.2亿元,增幅高达31.1倍。
为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南沙以项目为抓手,创新为导向,促进为目标,积极推动示范区建设。2021年7月,南沙正式提出培育进口示范区建设“1336”计划。
“1”是出台进口示范区专项扶持政策。从平台搭建、设施完善、重点品类、服务支撑等方面研究支持进口措施及专项政策。第一个“3”是推进三个品类进口倍增计划。每年争取实现三个品类进口额倍增,2021年实现OTC药品、粮食、文化艺术品进口量倍增。第二个“3”是高标准打造三个层次的创新环境,一是结合市场需求创新政策和规则体系,二是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创新服务体系,三是顺应产业趋势创新业务模式;“6”是打造六个百亿级进口平台。培育建设卓志全球优品分拨中心、骏德美食美酒分拨中心、冷链物流分拨中心、国际一流的汽车贸易综合服务枢纽、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大湾区粮食分拨中心。
区内35家企业参展
线上线下拥抱新商机
记者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南沙共有35家企业参加广交会,以民营和外资企业为主。本次南沙参会企业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其中线上企业13家,线下企业22家,不仅包括“面对面”,同时拥有“屏对屏”,线上线下齐发力拥抱新商机。
众多参会企业中有广州市新视通电子有限公司的身影。据企业负责人周先生介绍,今年是该企业第6年参加广交会。“今年,我们在去年直播形式的基础上,精益求精,通过已在平台上登记注册的销售同事担任主播,带着全球新老朋友们仔细了解我们新的产品系列,同时跟着我们的主播走进车间和办公室,了解我们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模式,更好地在线上加强沟通和联系,为后续的订单合作做好准备。”
南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沙将贯彻落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部署,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级功能区叠加赋能,打造监管制度创新、服务功能齐全、交易模式灵活、独具粤港澳大湾区优势的示范区。
广州港面对疫情挑战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也充分发挥地处“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交汇点、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突出优势,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畅通港口物流链,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此外,南沙坚持培育外贸新业态,推进区内艺术品保税进口、华南医药公共保税分拨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建设。4月23日,华南医药公共保税分拨中心正式启用。4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暨白云机场南沙自贸区空运中心在南沙综保区成功启动。5月,南沙与深圳机场空运货物进出口联动业务正式开通,继白云机场南沙自贸片区空运中心正式启动之后,深圳机场也加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