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不“一刀切”限电限产
不“运动式”减碳

传统企业推进“双碳”过程中如何升级应对,将是世界级挑战 “能跌能涨”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重要一步
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将有序放开。
漫画:多地加快落实煤炭增产增供
高耗能企业的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据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全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序用电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称,截至10月7 日,全国存煤7天以下电厂数量比节前减少 90%,正积极推动电厂提高煤炭库存,组织各地加大电煤供应、运输协调力度,保障电力供应,维护企业有序生产和百姓生活正常开展。

  此前由于“限电停工潮”影响全国多个省份,“拉闸限电”相关内容几度登上热搜,随之引发了部分自媒体关于“下大棋”的阴谋论。9月28日,央视网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拉闸限电里没那么多“大棋”,部分自媒体用颇具误导性的观点乱带节奏,缺乏对受影响企业、居民的共情,只有传讹惑众、增加矛盾,目的无外乎制造流量,收割韭菜。

  那么,此前多地实施限电的原因有哪些?国家层面又出台了哪些政策来确保后续电力供应?行业和企业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关情况。将于2021年10月15日起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在会上表示,此次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特别强调要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的稳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没有直接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则表示,这次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又迈出的重要一步,核心是真正建立起了“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

  今年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也都面临着缺电和涨价的情况。无论对哪个国家而言,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电力系统如何升级应对,都将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

  本报深度部综合报道  本版图源:视觉中国

  缺电原因:

  全国性煤炭紧缺 部分地方“运动式”减碳

  在电力供应紧张背景下,全国多地拉闸限电,大部分地区则将重点放在企业上,部分企业错峰生产或者停产。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缺电?业内人士指出,造成多地缺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全国性煤炭紧缺。因为煤炭价格大涨,煤炭供应紧张,火电企业亏损,一些省份发电能力下降,导致电力输出不足。火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发电量计算,占比约七成。所以,电“缺”或“不缺”,和煤炭的供应量有很大关系。今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高涨,资源供应紧张,近期动力煤、焦煤、焦炭价格均创历史新高。

  承担电力稳定供应主力的煤电方面,煤炭市场供需紧张、价格暴涨制约着煤电供应。今年以来,受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幅度有限、进口煤炭增量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电煤供应持续紧张。从今年下半年起,煤炭价格一路高涨,煤电企业库存较低,电煤企业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起,国内原煤月度生产量大多保持同比下滑的趋势,仅在5月和8月有小幅的回升。但市场目前却呈现出异常火热的态势,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已经突破1300元/吨的大关,实际市场价格约在1600元/吨左右,而往年同期价格不过500~600元/吨,涨幅达300%左右。高涨的煤价使得火电厂发电意愿不足,不少火电厂也陷入亏损状态。

  央视网评论也指出,此轮多地缺电主要还是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燃煤成本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联络线净受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当前国内动力煤、炼焦煤产能明显收缩,加上煤炭进口量减少,蒙煤通关量偏低,电煤供给短缺明显。这跟我国经济复苏伴生的高用电需求显然不匹配;另外,部分地方紧急限电,还跟没把握好产业升级节奏、没做好平时能源管理工作、没跳出“运动式”减碳窠臼有关。

  经济复苏电力需求量大 导致供需缺口

  第二个原因则是部分省市疫后经济复苏强劲,电力需求快速增长超出预期。

  广东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夏季广东省内普遍高温。工业生产和高温天气带来用电需求旺盛,叠加部分区域水电供应不及预期等因素,导致电力供应紧张。目前正是“金九银十”生产旺季,疫情后经济复苏,工商业用电需求增加,尤其是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截至今年9月底,广东省统调最高负荷需求已七创新高,达到13513万千瓦。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就表示,用电量大幅增长反映的是疫情之后国内经济和社会运行加速回温。而部分国家受疫情影响,导致国外供给受阻,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大幅增加,很多企业都开足马力生产,拉动了部分城市的电力消费。

  电力需求猛增可以从一组数据中得到体现。今年1-8月,国内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电力生产和煤炭供应增速,不及需求增速。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到5.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达到了3.65万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66%,同比增速达到13.1%。

  有的地方高耗能行业产能快速扩张 能耗不降反升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部分地区拉闸限电也与国家的“能耗双控”政策有关系。

  限电、限产在多个行业都不罕见。比如钢铁行业,上半年突飞猛进地生产后,在较大的产量控制压力下,7月开始多地钢铁产业就开始执行限产政策;水泥建材方面,出于环保、能耗等因素,一直在进行错峰限产。

  目前,能耗双控涉及的主要行业有化工、钢铁、有色、水泥建材、煤电等多个行业,涉及十几个能源消耗较大的省区。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折射出相关地区高耗能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不匹配,也影响了个别地区有序用电措施力度。

  传统的取暖季即将开始,在传统的消费旺季,煤炭市场供需两侧都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煤炭市场整体预计仍将维持强势。专家分析,今年年内,电煤供应仍将处于紧张状态。

  国家发改委近日向各地方和有关企业发出通知,要求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对发电供热企业直保并全覆盖,确保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政策+措施密集发布实施

  纠正“运动式”减碳 科学有序推进“双碳”目标

  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会议,部署能源改革发展工作,审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能源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李克强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要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深入测算论证,研究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确保北方群众温暖安全过冬,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大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改造,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下称《通知》),自2021年10月15日起实施。

  《通知》中提到,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一,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作为新能源发电等价格形成的挂钩基准;二,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三,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各地要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鼓励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四,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居民(含执行居民电价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事业用户)、农业用电由电网企业保障供应,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

  此外在保障措施方面,《通知》中也有具体明确:一,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加强政策协同,适应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需要,进一步放开各类电源发电计划。健全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合格售电主体,丰富中长期交易品种,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强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二,加强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各地要加快落实分时电价政策,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削峰填谷;三,避免不合理行政干预。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制定并不断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对市场交易电价在规定范围内的合理浮动不得进行干预,保障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公开;四,加强煤电市场监管。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密切关注煤炭、电力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化,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及时查处市场主体价格串通、哄抬价格、实施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电力企业、交易机构参与电力专场交易和结算电费等行为,以及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等行为,对典型案例公开曝光,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必须坚持保障民生用能 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同志就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答记者问时提到,为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稳定供应,确保居民用能安全方面,将重点从六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多渠道增加能源保供资源。依法依规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有序增加煤炭进口,尽力增加国内天然气产量,保持中亚管道气进口稳定,压实责任保障煤电气电机组应发尽发;二是发挥好中长期合同“压舱石”作用。推动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直保全覆盖,全面签订年度和供暖季供气合同,及早锁定资源;三是进一步做好有序用能工作。指导地方科学合理制定有序用能方案,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到用户知情、合同约定,确保方案可执行、可操作,科学实施。坚守民生用能保供底线,坚决避免压限居民用能的情况发生;四是发挥好能源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作用。督促电厂在供暖季前将存煤提高到安全水平之上,加快推进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储气设施注气进度,确保入冬前注满;五是合理疏导用能成本。在确保民生、农业、公益性领域用能价格稳定的情况下,严格按价格政策合理疏导能源企业生产运行成本;六是有效控制不合理能源需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不合理用能需求,推动主要耗煤行业节煤限煤。

  该负责同志表示,保障民生用能需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共同的责任。只要相关各方切实履行好责任,完全能够保障好民生用能需要,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该同志介绍,今年冬季全国总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左右,同比增加约2亿千瓦,有效顶峰负荷将再提高6000万千瓦以上,顶峰发电能力可超过12亿千瓦以上,全国最大发电能力能保障最高用电负荷需求。各地要做到“三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压非保民”,严格保障民生和重要用户用电;必须坚持“用户知情、合同约定”,确保企业对可中断负荷规模、执行条件等充分了解,组织供电企业、用户、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必须坚持“限电不拉闸”,科学安排有序用电,严格落实有序用电,严禁拉闸限电。

  重点煤企增产增供 中央发电企业火电机组应发尽发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

  针对今冬明春电力、煤炭供求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会议强调,保障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好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保障群众生活和冬季取暖用能,特别要确保东北地区冬季用煤用电;二要在保障安全生产前提下,推动有潜力的煤矿释放产能,加快已核准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矿投产达产;三要支持煤电企业增加电力供应。针对煤电企业困难,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四要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动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五要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做好煤、气、油储备;六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善地方能耗双控机制,推动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在一定时间内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

  会议要求,要压实各方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责任,做好有序用电管理,反对不作为、乱作为。产煤省和重点煤企要按要求增产增供。中央发电企业火电机组要应发尽发。电网企业要强化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

  加大保供+企业转型

  煤炭保供:山西承担多省保供任务

  自9月以来,国内煤炭供需持续紧张,煤价居高不下。为保障供电正常,产煤大省山西承接了全国多省的煤炭保供任务。按相关要求,中央驻晋煤炭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等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料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其余保供任务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业承担。

  此外,在煤炭保供上还有来自政策方面的好消息:山西省将今年1~8月已完成全年产量的煤矿和拟核增产能的98座煤矿,四季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按照核增产能生产,预计四季度增产2900万吨;内蒙古能源局核增72处煤矿产能,合计9835万吨;陕西榆林下达四季度与发电企业的2662万吨煤炭中长期保供任务;鄂尔多斯日均煤矿产量近期开始回升,目前日产213万吨左右,后续预计还将提升;大秦线开始秋季检修,预计10月底结束,其间日均发运量107万吨左右。

  国家电网: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来自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1至6日,国家电网经营区日均发受电量152.45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75%;最大负荷出现在10月4日,为7.31亿千瓦,比去年国庆假期最大负荷增长12.19%。全国日均发电量205.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5%;最高日发电量出现在10月5日,为212.85亿千瓦时,比去年国庆假期最高值增长10.40%。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第一时间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强调公司上下要牢牢扛起电力保供的政治责任,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细的举措、更实的作风,全力抓好今冬明春电力保供工作。公司系统各单位扎实落实,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按照供暖季增产保供工作部署,国家电网也将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统筹调配资源,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加强用电情况监测,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加强电网运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高耗能产业:“双碳”转型迫在眉睫

  10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对于高能耗行业以及重点用能企业,应充分认识能耗双控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担当,并顺应形势进行技术创新,尽快推动企业向绿色、低能耗转型升级,进而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此,在国家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高耗能企业的转型也同样迫在眉睫。

  (本版内容来源: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国家发改委网站、国家电网官网、中国小康网)

 
     标题导航
~~~传统企业推进“双碳”过程中如何升级应对,将是世界级挑战 “能跌能涨”机制是电力市场化改革重要一步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南粤回响
   第A7版: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广州答卷
   第A8版: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聚焦第130届广交会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深壹度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教育周刊
   第A15版:教育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不“一刀切”限电限产不“运动式”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