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林荫、王益、任彬、黄颖玲摄影报道)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就在9月下旬,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红外摄像机记录到了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的野外活动影像,这是在茂名地区首次记录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影像。该保护区还首次发现了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紫纹兜兰。近十年广东省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被发现越来越多。
广东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省生态系统丰富而多样。截至2020年,全省森林面积1053.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8.66%,建立1362个自然保护地,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74种,维管束植物7700多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有近300种广东特有植物。
近年来,广东省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率先把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写入地方性法规,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迁地保护,组织开展人工繁育、野化训练、回归等工作,广东省野外资源种群正在稳步增长。近年来广东发现丹霞梧桐、鬣羚等多个新分布物种和新种,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鸳鸯、青头潜鸭、小青脚鹬、勺嘴鹬等珍稀濒危鸟类数量大幅增加,如广州海珠湿地鸟类种数已从72种增加到180种,维管束植物835种,昆虫种类已增加至539种;8月份以来丹霞山新记录到7种涉禽,鸟类名录增至231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去年以来,我省在车八岭、南岭等20个保护区相继布设红外自动相机一千多台,共拍摄记录到野生动物110多种。
广州:森林进城、动物进城
黑天鹅落户越秀公园东秀湖,松鼠爬上了流花湖公园的树枝,还有海心沙亚运公园白鹭展翅高飞……即使在市中心,也能感受大自然生态的无穷乐趣。近年来,广州市在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中,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十三五”期间,白云山、越秀山、海珠湿地、花都湖、一江两岸核心景观建设成效显著,种植主题花树40万株,常年重要道路花卉布置保持2.4万平方米,新增森林公园19个、湿地公园13个、口袋公园150个、森林碳汇25万亩,创建森林小镇12个,建成绿道800公里、生态景观林带728公里,乡村绿化美化506条。
按照《广州市园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接入绿道、碧道、慢行道等的公园数量占公园总数量的70%,基本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花园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州市将不遗余力地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市民游客所期待的美丽花城。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广州花城将绿色生态格局优化完善,森林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绿地布局均衡可达,城乡公园活力健康,花城景观特色鲜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卓有成效,基本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花园城市。广州还将努力推动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即全面建成绿色生态网络健康稳固,绿色服务普惠共享,岭南园林传承创新,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精彩纷呈的活力花园城市,实现“森林环城、绿廊织城、公园满城”的美好图景,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