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宜、徐静、何钻莹、何瑞琪、缪璟、耿旭静、董业衡、陈钧圣、汤南、叶卡斯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邝健华、李晓彤(署名除外)
9月23日,随着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广州各地瓜果飘香,农民喜获丰收。广州塔上,利用AR技术展现了稻浪滚滚、花卉满城的视觉场景,一幅花城丰产图徐徐展开。
农民丰产丰收,背后离不开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做好农业提质增效这篇大文章,广州给出了答案。广州“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持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枢纽型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的经济、服务、生态功能。
粮食丰:“米袋子”充盈饱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20年,“米袋子”愈发充盈,农业生产取得近年来最好的收成,10828亩丢荒弃耕耕地复耕复种复绿,粮食产量同比增长7.7%。
7月中旬,在增城区石滩镇石湖村的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正在田间快速作业,不到半个小时便把一粒粒金黄色的稻谷装满了整辆货车。“以前农民要顶着热辣辣的太阳,花上几个小时收割稻谷,而现在用一台收割机就可以轻松搞定。”汉叔是石湖村的村民,站在田垄上看着收割方式的变化,心里深有感触。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增城区粮食种植面积7.8万亩,总产量2.76万吨,同比种植面积增长9.1%,粮食产量增长9.2%。增城区深入实施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建设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田间看护房示范建设、利用远程遥感监测等措施,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保护制度落地见效,筑牢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根基。
在保障耕地的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农田对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2020年,花都区高质量完成约1.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评价考核领先全市。花都区整治后的高标准农田平均每亩提高租金1000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农田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机械,形成了农田田园化、方格化和电气化,农业生产达到机能进、物能运,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科技丰:院士团队纷纷抛出“橄榄枝”
9月22日,花城农园在广州市天河区正式揭幕,植物工厂数字农业示范区、太空种子馆、鱼菜共生种植系统等多个区域展示广州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这座建在广州“城市客厅”内的农业公园成为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又一典范。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充分发挥自身科技资源优势,强化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在花都区赤坭镇绿沃川高新农业基地,一杯杯带着营养液的“活体”蔬菜通过多道自动化程序产出。通过高科技手段,生产基地内只需要几名熟练的操作工,便可实现“全天候”运行,每天最高可生产2吨的蔬菜。
广州先进的科技基础与丰富的科研资源,吸引了众多院士团队的关注。2020年,院士团队纷纷把目光聚焦在广州,袁隆平院士等23个院士团队在穗科技兴农强农,全市首个渔业院士(刘少军)专家工作站在南沙区挂牌成立,并成功通过首批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验收。除此之外,共有347个专家技术服务团在广州持续开展“百团千人科技下乡”,为广州农业安上智慧“大脑”。
今年2月,黄埔区引进了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无人农场”,利用大吉沙100亩水稻田,打造黄埔区“无人农场”。从水稻播种、施肥、喷雾、收获等全过程无人化,努力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真正“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展望未来五年,广州科技兴农将再上一个台阶。广州“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提升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加快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生物农业、设施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种子种苗等领域加快突破,开展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贮藏保鲜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产业丰:一颗荔枝“玩出花”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曾经被苏轼赞不绝口的荔枝,如今已经热销全国,远销海外,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2018年,增城荔枝首次走出国门出口迪拜,并逐渐远销东南亚、北美和欧洲。
在荔枝品种日益丰富、销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产业链条持续延长,荔枝作为特色农产品与文化符号,与之相关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小特产”已成“大产业”。
增城区着力打造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荔枝种植、加工、电商物流、研发、观光旅游的产业集群为增城荔枝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园区周边有500户以上荔枝蜂农,走上一条集规模经营和养殖、生产、出口一条龙的荔枝蜜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内,110个荔枝品种让人目不暇接。从化区以荔枝为主导产业,着重科技创新,延伸荔枝产业链条,在荔博园落地荔枝产业研究院、荔枝大数据中心、荔枝文创基地等,服务和带动荔枝产业发展。
一颗荔枝玩出各式“花样”,这是广州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的缩影。由此,农产品的生命力得到了无限延展:花都区盆景小镇以百年岭南盆景带动盆景加工设计、直播电商、乡村文旅等产业发展,白云区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打通了从花卉生产研发到贸易流通的全产业链……
锚定“十四五”,广州将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康养、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创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公园,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建成农民家园、市民公园、游客乐园,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广州丰产图卷
丰产图卷如何绘就?翻开广州的成绩单可以得知。
2020年,广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1.3%,增速创近26年新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之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增速位列全国一线城市首位、珠三角地区第一。
广州“米袋子”充盈。2020年,10828亩丢荒弃耕耕地复耕复种复绿,粮食产量同比增长7.7%。
广州“菜篮子”满溢。2020年,广州实现蔬菜自给率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