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再现了苏区邮政事业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轨迹

石头上刷油墨 印出“赤色邮花”

第一枚“票中票”邮票的主图是1931年1月闽西交通总局发行的“闽西赤色邮花”,图案为“五星锤镰”,上印有“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花”字样。 第二枚“票中票”邮票的主图是1932年5月1日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发行的“中华苏维埃邮票”的第五枚,图案为“战士”,还有象征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旗帜、红军军旗等元素。
孙海平
武三中
扫码了解 更多内容
扫码看视频

  邮票中的党史4

  红邮名片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1990年8月1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发行,本套邮票均采用“票中票”的形式。

  其中一枚邮票主图选取1931年1月闽西交通总局发行的“闽西赤色邮花”,图案为“五星锤镰”。

  另一枚邮票主图选取的是1932年5月1日中华苏维埃邮政总局发行的“中华苏维埃邮票”的第五枚,图案为“战士”。

  苏维埃邮票成了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一个窗口,与邮戳一起成为宣传中国革命的一个有效手段,苏维埃邮政邮票的发行,揭开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新篇。从“赤色邮政”到“苏维埃邮政”,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党和人民。每一枚邮票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邮政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在革命事业中发挥出了独特作用。

  背景故事:

  “苏区”递信员:

  送信路上随时准备战斗

  《红色文化周刊》中的《闽西苏区的赤色邮政》中描述,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封锁与“围剿”,使得各根据地情况变化很大,苏区政府机关在不断地转移和调整,各邮政机构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中。为保证信件传递通畅,在越过敌人的封锁线时,递信员必须化装闯关,他们不仅在白天送信,遇到紧急快信夜间也要送。在根据地,递信员身着绿背心,胸前印有“邮政”二字,头戴印有“中华苏维埃邮政”徽记的帽子,并佩戴袖章,夜间提着写有“邮政”标记的灯笼或马灯。

  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他们跋山涉水,走乡过镇,既是通信员又是战斗员。除邮件外,递信员还随身携带武器,他们经常在与敌人搏斗中完成通信任务,有的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红色邮政为了使命必达的承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仅江西一省牺牲的交通邮电烈士就有1780多人。

  “当时毕竟是处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严密的封锁包围当中,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和残酷。”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武三中说,通过邮政的发行,特别是通过这两张邮票,反映出当时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特点,它是一场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革命,也反映出我们党的性质,是代表广大工人和农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比如五角星里面是锤头和镰刀,也是我们党的党徽图案,代表着工人和农民利益,折射出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邮票的设计也反映出这样的理念。

  创作者故事:

  邮票上的红色元素成为宣传革命的徽记

  古田会议纪念馆相关研究专家胡灿科在其《福建最早的苏区邮票》中记载,福建省国民党当局邮务管理局英文《月报》称:“福建全省大约八分之一的地区,已经彻底地共产化了,内地邮局收到的从共产党官员寄来的文件上,都有镰刀与锤头的标记,外面用五星围着,他们自称是苏维埃。”

  “赤色邮票”:邮票以五星锤镰为主图

  “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武三中说,这张邮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五星锤镰”的图案表明了这是一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代表和符合广大工人农民根本利益的。

  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提出:“闽西政府应仿照邮局办法设立总交通局,规定交通路线,定期往来传递消息。”是年3月,闽西交通总局成立后,局长卢宝清委托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闽西红报》美术编辑张廷竹设计赤色邮票。

  张廷竹1924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不久转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其间参加革命。曾任乡苏维埃政府文书、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闽西红报》美术编辑和闽西列宁师范学校教员等职,擅长绘图、油画,是闽西工农银行纸币设计者。

  张廷竹接到闽西交通总局托付的任务后,大量翻阅各种材料,广泛征询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同时为了减少干扰,全心设计,把自己置身于龙岩县城临街一个小楼中,经过十几天夜以继日、埋头苦干,终于拿出了二片、四片(当时的计价单位,即两片铜板、四片铜元的简称)赤色邮票的彩色设计稿,交付给闽西交通总局审定。1930年10月,闽西交通总局正式发行由张廷竹设计、东碧斋印刷馆印制的二片、四片赤色邮票。

  1931年1月,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票第二次发行,以“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花”为铭记,全套1枚,主图仍为苏维埃徽志(镰刀正置),面值铜元四片(深绿),石印子版,改良毛边纸印制,无齿。

  1990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中的一枚“票中票”,便是闽西交通总局第二次发行的“闽西赤色邮花”的深绿色四片赤色邮票。

  邮票一经发行,便在闽西根据地广泛使用,成为闽西党政军民邮寄信件、传送包裹、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有效地沟通了苏区之间及苏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苏区党政军机构和人民群众的邮件、物件往来和信息交流,促进了苏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推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苏维埃邮政:军民的生命补给线

  1932年,黄亚光在刻画有邮票图案的石板上,刷一层水,刷一层油墨,铺上一张白纸,压印后再小心翼翼地揭开,就这样揭开了第一张中华苏维埃邮政邮票,也揭开了中央苏区红色邮政的篇章。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际集邮联合会(FIP)世界邮展评审员、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士、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孙海平介绍说,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邮票只能在石头上印刷,“将油墨刷在石头上后,铺上白纸压印,一张张邮票就印了出来。”

  从苏区到白区,从物资运输、干部护送、信函传递再到情报递送、报刊发行,甚至经费筹措,像血脉一样重要的红色邮路是苏区军民的生命补给线。另一方面,每一封由苏维埃邮政递送出的信件,更展现了苏维埃政府的形象。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设计苏维埃邮政邮票的任务落在了设计苏维埃钞票的黄亚光身上(黄亚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共长汀县委宣传部部长兼秘书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出版处处长)。

  黄亚光使用的工具只有毛笔和从文书科借来的一支圆规,他在邮票的图稿上画出了象征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旗帜,画出了红军军旗,画出了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战的红军战士图案。

  这些图案真实地再现了当年革命战争的历史,带有鲜明的红色印记。1932年5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正式成立,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暂行章程》,发行了苏维埃邮政邮票。从1932年5月1日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之前,中央邮政总局共发行了9种邮票,这些邮票票面都有“苏维埃邮政”的字样,故统称为苏维埃邮政邮票。

  名家专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新中国的预演

  “邮票的发行,邮政的发展,也是我们党领导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武三中说,两张邮票反映了当时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他表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过程中独立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国家政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重要成果,“也可以看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预演。”

  两张邮票:集中反映苏区的历史风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史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两张邮票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的历史风貌,反映了我们党建立革命武装保卫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及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里面开始各项建设,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根据地的发展的情况。”武三中说。

  他告诉记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处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分割封锁和严密包围当中,彼此是孤立的状态,最后选择了由赣南和闽西两处农村革命根据地组成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近代以来封建专制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主要是抓住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个关键,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阶级,实行“耕者有其田”,满足了广大贫苦农民对土地的愿望,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党能够逐步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重要原因。土地问题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这段历史非常重要,在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无论对我们党今后在全国执政,还是最后取得全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票中票”形式:许多邮票已成为重要革命文物

  1990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本套邮票均采用“票中票”的形式。

  孙海平介绍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即我们经常说的解放区邮票,邮票发行的时间为1930年到1950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发行的邮票,即从赤色邮政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邮票开始,一直到全国解放。

  实际上到了1949年,还有西南地区还没有完全解放,还存在着西南人民邮政,直到1950年这里才完全解放。另外一个部分,则是从1949年10月1日至今的新中国邮票。

  他说,前一部分的邮票可以说是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革命文物,都是革命战争的历史记录,新中国邮票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或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纪念意义或宣传的需要,将曾经发行过的邮票印制在新发行的邮票中,这种邮票称为“票中票”。

  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为何还要坚持邮票的发行?“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证,寄信是要支付邮资的。” 孙海平解释说,此外,邮票还有一定的宣传作用,以邮票中的红军战士为例,当作为邮票贴到了信件上,寄到各地之后宣传了红军战士的形象。

  据统计,在20多年的艰苦战争环境中,有70多个地区发行了邮票,这在邮政史和邮票发行史上是罕见的。这些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光辉历程,成为重要的革命文物,在中国邮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版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罗知锋)

 
     标题导航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再现了苏区邮政事业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轨迹~~~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喜庆丰收节
   第A4版:评论
   第A5版:游船活力指数 全国第一①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广东
   第A10版:身边纸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生活周刊
   第A14版:生活·揾食
   第A15版:生活·揾食
   第A16版:生活·揾食
   第A17版:生活·旅游
   第A18版:生活·旅游
   第A19版:文娱
   第A20版:每日闲情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石头上刷油墨 印出“赤色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