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穗团宣)9月18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开幕。论坛上,来自大湾区城市群的青年研究专家学者代表围绕“科技创新和青年发展”主题,就大湾区技术进步的未来、青年参与湾区双创状况及路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带来了题为《开放与大湾区技术进步的未来》的主旨演讲。他提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多元性和多样性是创新的基础,技术的进步在于开放和交流。当下,大湾区再次走到中国开放的最前沿。“年轻人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在开放的状态下、以开放的态度发扬创业精神是大湾区年轻人面临的挑战。”
在论坛上,澳门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副理事长周王安分享了澳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及探索,他认为澳门拥有珠江西岸领先的学术和科研基础,有条件形成一个以高等院校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与此同时,澳门可以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在构建更加开放的生态上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张志安教授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社会心态指数报告》。该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青年的发展情况,对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情况建立了一套标准化、指数化的衡量体系,并从教育、就业、创业、消费、婚恋、社会参与、社会支持、社会心态等多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丘海雄教授以《青少年如何培养和提升创新能力》为题目发表了主题演讲,围绕创新范式的演化和智能化发展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及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交流发言。
深圳市南山大湾区青年家园创办人、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港澳台青年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咏华带来了题为《进一步促进粤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路和对策》的主题报告,认为增强港澳青少年对祖国向心力是开展港澳青少年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方向,也是衡量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并在打造新阵地、培育新主体、探索新方式、建立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提升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工作的对策建议。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邓智平教授分享了《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思考》,认为广州以建设共融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共同体”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港澳青年湾区创新创业“首选地”,建议广东省加快从创新大省向创新强省转变,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论坛结束后,湾区青年研究专家们还前往港澳青年之家、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进行交流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