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袁晓天 摄影报道)昨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主任李伟农接受媒体专访时介绍,合作区将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等四大类产业。2024年前合作区内产业的税收等收益全部留在合作区。
新体制涉及四个层面
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后,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是一个新的设计和安排。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主要涉及四个层面:国家层面,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决策层面,由粤澳双方联合组建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委派一名常务副主任,粤澳双方协商确定其他副主任;管委会是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决策机构,在职权范围内统筹决定合作区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人事任免。执行层面,在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属于法定机构,主要负责人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派,广东省和珠海市派人参加,目前执委会班子成员已经确定,下设9个工作机构。履行合作区的国际推介、招商引资、产业导入、土地开发、项目建设、民生管理等职能。属地管理层面,合作区上升为广东省管理,成立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机构,共同配合推进合作区的开发建设。
重点发展四大产业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4大主要产业,包括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目前计划先在文旅方面做好对接,把澳门的文旅产品跟合作区合作,打造链条更长、产品更多元、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文旅产品。中医药产业,希望能够结合澳门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做好转化,把“澳门品牌”“澳门制造”产品在合作区做延伸,对接好106平方公里的空间跟政策。
李伟农说,今天的科技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明天的产业布局,合作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都是既符合国家所倡、世界所趋的未来产业,又符合澳门所需、横琴所能的新兴产业。
《总体方案》提出对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也就是说,合作区生产的货物,有两种情况进入内地是不用征收关税的:一类是没有使用进口料件生产的货物;另一类是使用了进口料件,但经过在合作区生产加工,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这些货物进入内地,是可以享受零关税的。这对发展相关产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国家对合作区建设给予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在收益方面,2024年前所有的收益都会留在合作区,中央的收益也会支持澳门企业、澳门产业来横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