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命 大未来 ——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
据新华社广州电 (记者吴涛、洪泽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在期待之中宣布,赋予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更大的空间、更大的权限和更大的未来,让“双区”成为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两面旗帜。
多方人士认为,“大幅扩容”叠加“深度合作”,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更全方位、更大纵深和更快速度的发展,推动这个世界级湾区再一次嬗变,为“一国两制”探索区域合作新实践。
更大面积
更大的面积,可承载更多的要素,聚集更多的动能。
位于珠江口东岸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此前规划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税收收入增长13.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7%。
与澳门最短距离仅187米的横琴岛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已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434亿元,GDP年均增长率超过43%。横琴新区已从一个边陲海岛变成开发热岛、开放前沿。
“双区”的土地上,一个个新项目不断落成。在横琴,全国首次提出的“分线管理”政策框架已建成“一线”口岸、“二线”通道和环岛53公里封闭岸线电子围网。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吸引了越来越多优质企业聚集。旅游、休闲、健康和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李家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横琴、前海开发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前海注册的港资企业已达1.15万家。但经过10余年的开发和建设,区域范围限制已成为制约前海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将合作区从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到120.56平方公里,面积翻了几倍,给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空间载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认为,规划面积的扩大,将给前海带来更广阔的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生产要素聚集,从量变引发质变。
更大纵深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看来,两个合作区新方案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扩展,更是制度创新的扩容。这让横琴和前海有了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粤港澳融合发展有了更大的纵深。
基础设施“世界级”水平连通。在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两大世界级跨海工程又在加速推进。
规则制度多方位衔接。从商贸规则到金融税收再到法律服务,横琴和前海都在大步向前推动与港澳的融合。前海法院不断完善“香港地区陪审员”和“香港地区调解员”制度,共聘请16名外籍和港澳台地区调解员,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超1.2万件。适用香港法审理商事案件90件。
生产生活不断融通。早在2016年,澳门首批符合入境条件的9辆澳门单牌车就历史性地从澳门驶入内地——珠海市横琴新区。2017年,横琴开出全国首张境外电子税票。横琴口岸已与澳门实现24小时通关多年,融通不停歇。
此间人士认为,此次两个合作区新方案的出台,一是将推动粤港澳合作向更大纵深迈进。结合新扩展区域资源要素,横琴和前海可积极拓展产业合作发展领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更大纵深突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谋划推动战略战役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突破更大纵深形成新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三是推动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在一系列新措施有力支持下,通过高效联通,促进粤港澳广泛交流、深度交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新中心。
更大未来
两个合作区新方案,赋予了横琴和前海更高更重的定位,也赋予了两地更大的未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一国两制”下探索区域合作的新实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区的定位。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则赋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战略定位。
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认为,两个新方案是引领大湾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探索,是促进广东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