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聚焦
在不久前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的第一部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中,广州以213.5处不可移动文物位列全省第一。广州市行政范围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量最多,高级别文物保护单位最多,不同革命时段和不同类型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均有分布。放眼全国,广州也是革命文物的重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松竹)在不久前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的第一部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广州以213.5处不可移动文物位列全省第一。
具体来说,广东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最为丰富,共有各类型文物1136处,广州以116处位列全省第二;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以广州市数量最多,分别为38处和53.5处;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广州和韶关并列第一,均为6处。
从全省来看,广州市行政范围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量最多,高级别文物保护单位最多,不同革命时段和不同类型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均有分布。放眼全国,广州也是革命文物的重镇。
系统、科学、严谨保护利用红色史迹
9月1日,经改造提升后,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以崭新面貌重新对外开放。96年前,相距仅约200米的两处建筑,是千千万万工人心目中的圣地,领导着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96年后,两处旧址所承载的工运历史与精神,仍生动地讲述着近百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风云激荡的工人运动历史和广东工运故事。
广州对红色史迹、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系统、科学、严谨,既方便党员群众“入脑入心”,又保有历史信息的精准与严肃。以全总旧址为例,仅基本陈列的策展时间就长达两年。策展团队全面研读、梳理了当时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报《工人之路》(共553期)等规模庞大的史料,发掘出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展览中首次展出全总在广州创办工人学校和劳动学院的情况,明晰各个学校创办的时间、地点、教学方式、师资、学生等,资料翔实,细节丰富。
两处旧址所在的区域是全国现存少有的同时集聚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革命历史主题区域,团一大旧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重要红色史迹也聚集于此。而东园文化广场所在地不仅是这一区域的地理重心,也是很多历史大事件的发生地。经过自2020年5月以来的建设改造,东园文化广场在今年全新亮相,全部建设目标完成后,总占地面积将达到15087.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4640平方米。这处开阔平整、绿草茵茵的场地,不仅成为市民群众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沉浸式”接受党史教育,赓续红色精神的纪念地。
红色史迹和革命文物与城市融为一体
广州的红色史迹和革命文物,就是这样,藏身于广州的寻常巷陌,与繁华的闹市融为一体。它们是广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是大家永难磨去的记忆。
不久前,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培正小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培正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7所学校的数十名中小学生来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在春园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向警予、马林等的复原办公场景中,听革命者们的故事,在陈列馆的展览里学习“中共三大的召开”。这个名为“点燃理想之光”的青少年教育项目,接下来还计划带领学生们走进杨匏安旧居、东山社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