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胸怀“国之大者” 共建国际一流湾区

“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发布引发广州各界热烈反响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俯瞰港科大(广州)一期工程核心建筑建设工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日前相继发布,为新发展阶段的粤港澳大湾区擘画美好蓝图,引发广州各界热烈反响。

  全新的起点、全新的机遇、全新的未来,大家纷纷认为,“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极大增强大家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信心与决心,广州更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责任、大局观念、机遇意识,举全市之力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耿旭静、龙锟、申卉、张姝泓、董业衡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平台和项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

  南沙港区四期工程

  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

  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中新广州知识城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天河中央商务区

  ......

  强化机遇意识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湾区办):

  全力服务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布局建设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视野宏大、思虑高远,赋予了广东新的重大机遇、重大使命、强大动力,也必将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创造重大机遇,提供强大动力。”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湾区办)相关负责人说。他表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横琴、前海开发开放重要论述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好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意图,坚决把两个合作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个合作区的建设发展,多次组织专题学习,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五次全会提出,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责任、大局观念、机遇意识,举全市之力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他表示,要坚决把两个合作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在支持中学习,在学习中承接,在承接中创新,奋力推动广州改革再突破、开放再深入、空间再拓展、质量再提升,携手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首先要全力支持。把握“对方所需、广州所长”,承担起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抓紧印发实施广州支持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政策文件,全力支持服务两个合作区建设。支持深化改革开放,共同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体系,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支持高质量发展,助推横琴中医药等产业发展,携手推动前海深化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支持提升民生福祉,发挥广州教育、医疗等综合优势,推进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高水平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等重大平台,支持广州优质资源向两个合作区延伸拓展,共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要学习借鉴。率先复制推广一批系统性集成性强、效果好、风险可控的改革创新试验成果,谋划推出一批创新型引领型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4.0改革,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打造全球企业投资地、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再次要联动发展。一是强化创新联动,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建设,精心打造“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和全市域科技创新轴,不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二是强化产业联动,深入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和“链长制”工作,不断提升新能源智能汽车、超高清视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等产业发展水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三是强化交通联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 加快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南沙港区四期工程建设,共建国际一流航空枢纽、世界级港口群。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共同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四是强化市场联动,加快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携手港澳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消费中心城市群。五是强化开放联动,加强重大开放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支持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与两个合作区协同打造世界级内外循环链接平台,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

  强化“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势发展”的机遇意识

  “南沙位于两个合作区的交汇点,与两个合作区同属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超近距离的政策溢出必将惠及南沙,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沙将不断强化“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势发展”的机遇意识,更高起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引领支撑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记者了解到,南沙将积极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粤港深度合作园庆盛起步区建设,深化与港澳在民生社会事业、社会治理创新、青年创新创业等领域合作,推动两个合作区参与南沙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建设,为港澳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平台。

  南沙还将学习借鉴两个方案新理念、新举措,及时复制推广开发开放、制度创新的有效经验做法,高水平推进南沙自贸区4.0建设,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尽快落地,争取实施综合授权改革和更大程度开放风险压力测试,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南沙也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好用好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联合国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等重大平台,提升国际航运贸易枢纽能级,强力支撑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广州期交所辐射功能,协同横琴、前海等周边重点平台增强高端资源配置能力。

  广东省委要求“加强横琴、前海与广州南沙等重大发展平台战略互动”,对三大平台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该负责人对此表示,“我们既要做好前瞻准备,积极承接横琴、前海政策‘扩区’溢出效应,又要立足‘对方所需、南沙所能’‘对方所长、南沙所需’,强化与两个合作区战略互动,共同当好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在具体工作中,南沙一是协同发挥重大战略平台作用,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中抓机遇、找动力,加强前瞻研究和战略谋划,发挥好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谋划好新发展阶段南沙改革发展,与两个合作区实现错位发展、共赢发展。二是协同建设大湾区科创产业新高地。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推进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三是协同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推进与横琴、前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茂铁路、深中通道、广珠澳高铁、南珠城际、地铁18号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携手共建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推进规划、产业、政策对接,联合开展引资引智引技,强化珠江口两岸重点平台战略联动,引领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发展。

  共享发展红利

  “港澳和内地科创仍有整合空间”

  “前海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粤港澳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科技合作管理体制,促进港澳和内地创新链对接联通,推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表示,粤港澳三地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医疗资源、科研教育资源及国际金融与技术资源,所以湾区具有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潜力,但这同样需要湾区形成协同创新的能力。

  “方案提出‘促进港澳和内地创新链对接联通,推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无疑是切中了湾区发展的脉搏。湾区科技合作要在摸索中总结经验,以进一步建立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陈海佳说,“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大湾区科技合作不仅靠政府搭台,企业也需要积极主动。

  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便是粤港澳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近年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学园、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干细胞与精准医疗战略合作联盟。这种民间科教文化交流为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陈海佳相信,随着方案落地,越来越多的广东科技企业将牵手港澳,民间科教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多。

  张小锋是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热喷涂研究中心副主任,也是香港城市大学的副研究员,“前海方案”所提出的“促进港澳和内地创新链对接联通”,令他颇有感触。

  “目前无论是科技部还是广东省科技厅,都有很多粤港澳合作项目可以申报,湾区的科技合作正越发紧密。港澳和内地创新链的对接联通,其实还有很多进步空间。”张小锋指出,内地和香港科学家还需要彼此加强交流,增进相互理解,这样才能更加默契地合作。他举例说,目前内地正在探索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港澳使用机制,科研资金的覆盖面还需要扩大。此外香港科研评价体系更加专注于学术本身,内地可以通过借鉴香港模式来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他希望随着方案的落地,港澳和内地科技力量能够更好地统筹、整合在一起,为建设大湾区服务。

  “承接广州与合作区的互联互通需求”

  “横琴方案”提出,加快推动合作区连通周边区域的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

  9月3日,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成立,民企佳都集团是其中的出资方。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认为,方案落地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营造便利粤港澳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这也是大湾区打造“1小时生活圈” 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最佳实践。

  “‘AI+大交通’将成为赋能湾区产业链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兴技术也将在湾区轨道交通和城市路网交通领域的融合落地。”刘伟表示,即将开通的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便是“AI+轨交”技术产品场景化落地和大规模创新应用的重要实践。

  “作为扎根湾区的科技企业,我们将紧抓方案落地带来的机遇,推进现代交通体系的智能化建设,承接广州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日益增长的互联互通需求。”刘伟说。

  “融入创新要素集聚的发展体系之中”

  作为一家总部在广州、研发在深圳的企业,广州通则康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汉表示“前海方案”和“横琴方案”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前海和横琴两个合作区未来产业瞄准高端服务业、高端制造产业等,广州通则康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4G/5G 泛物联网终端及系统设备、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借助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赋能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领域:“我们很期待能融入这个创新要素集聚的多元发展体系之中。”

  姜汉说,广州通则康威将抓住方案实施的机遇,展现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5G CPE产品技术,实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行业应用,助力两个合作区的建设和服务区内高端制造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顺应政策的落地实施,我们也希望能分享到合作区与国际接轨专业服务的红利,同时探索更广阔的对外展示、销售机会,也为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合作贡献科创企业的一份力量。”

  携手港澳青年

  “呼吁更多港澳青年勇担历史责任”

  “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再次有力确认,进入新时代,港澳的发展与内地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工作,扎实推进实施“五乐计划”,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措施,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方方面面,着力为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提供融入型全方位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以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为契机,深入推动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获得新成效。”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优化服务保障体系,运营好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贯彻落实好中央惠港惠澳政策,精准对接港澳青年需求,推进解决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涉及的教育、医疗、社保和住房等问题,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团广州市委相关负责人称,以方案发布为契机,接下来将进一步为港澳青年学习、工作、居留、生活、创业、就业等提供便利,主动对接深圳、珠海两地团组织,加强在文化交流、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联动合作,共同促进大湾区青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作为一名在广州创业多年的香港青年,非常感谢国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平台,让港澳青年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香港青年、广州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说。

  近些年,广州发挥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实施“五乐计划”。广州共青团以建设“青年文化、知识、创新创业、生活”四个共同体为目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1234N”计划。霍启文表示,这些措施,为他在广州创业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便利。

  “我将继续努力配合广州深圳开展‘双城’联动等工作要求,开展港澳青年来穗的实习、就业、文化交流等公益活动。同时也在这里呼吁更多港澳青年与我们一起,勇担历史责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新贡献。”霍启文表示。

  “融入大湾区生活工作无后顾之忧”

  “两个方案的出炉预示广州将承担起更大的使命,去响应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大自贸区之一,同时也是广州城市副中心,南沙肩负着更大的区域发展任务,将代表广州与香港、澳门之间进行更高维度和更深层次的合作,迎来更大机遇。”香港青年、英才盛世教育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创始人曾祥盛表示。

  曾祥盛认为:“横琴方案”赋予了澳门青年巨大的前景和机遇,未来针对高端制造业的深度合作,将大大增强澳门特区的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动力;“前海方案”则能增强香港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信心,让更多香港人没有后顾之忧地融入大湾区生活工作,穗港两地亲上加亲。

  香港青年、广州市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一级专员洪逸曦则充满期待地说,横琴、前海、南沙作为自贸区,都肩负着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任务,可以研究实现某些方面的信息和模式互通,例如专业职称、治理模式、医疗信息、银行信用系统等。“一旦打通各个领域,将会带来巨大便利,从而吸引更多港澳人才来大湾区就业、创业、置业。”

  “我们公司在今年成功入驻了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中心在场地、资源、政策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支持。疫情期间,广州市政府也出台了纾困助企措施,这对我们初创企业来说是很实在、很到位的政策扶持。”香港青年、哲仁文化传播(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可洋认为,这次方案的印发,既为香港多元发展创造了新条件,也给粤港澳地区人才和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陈可洋表示,接下来,将利用好自身的教学体系与文化特色,以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志愿公益服务等重要工作为契机,做好素质教育培训的完善与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为粤澳文创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讲好属于我们的大湾区故事”

  “我在内地创业已经快10年了,这些年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中不同的城市密切配合,各展所长,为我们青年人构筑起梦想起飞的跑道。在广州市青联的帮助下,我的事业也有了更好的发展,感受到了同根同心的力量。”澳门青年、广州市青联委员兼港澳台秘书长容甄甄表示。

  容甄甄认为,“横琴方案”的公布预示着澳门、横琴将携手走进新的发展轨道,将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也为“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粤澳融合将会更深、更广、更大。相信未来大湾区的发展前景,会给澳门青年带来更广阔的就业创业空间。“港澳青年要发挥好双向‘桥梁’的作用,携手共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广州为澳门初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我也深深受惠于广州的政策支持。”澳门青年、澳门康健药房(连锁)创办人兼营运总监陈锦达,曾在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也借此机会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大湾区青年。他认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给了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极佳机遇。如今,随着政策变得越来越透明、指导性越来越强,澳门企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了更便利的条件。“我们应认识自己的长处,利用好自身优势,推动人才、资金、信息互联互通,大胆尝试,成就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与大湾区各城市青年一起,讲好属于我们的大湾区故事。”

 
     标题导航
~~~“横琴方案”和“前海方案”发布引发广州各界热烈反响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新使命 大未来 ——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
   第A3版:新使命 大未来 ——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广州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第A7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广州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第A8版: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湾区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教育
   第A15版:体育·教育
   第A16版:生活·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胸怀“国之大者” 共建国际一流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