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泥塑的质朴记忆

“刘沅声客家泥塑艺术展”展品 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维宣

  花城文艺

  大概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故乡。随着成长,我们终将和故乡离别。有时候是我们告别她,有时候是她告别我们。身在故地,未必故乡。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做一点努力,捡拾一点属于故乡的碎片。

  正如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的“守望家园——刘沅声客家泥塑艺术展”中,我们能看到乡间小景,也能看到迎亲、看新房的热闹;孩子们在小河里玩水,肥墩墩的家畜围着小主人要吃的……这些场景对许多人来说,熟悉而又陌生。它们似乎就是自己不久前的生活,但今天回到家乡,却发现再也难觅。

  刘沅声出生在梅县,是粤东大山深处地道的客家之子。看他的作品,特别是那些乡间人居小景,让人感觉似乎并非是刻意的创作,而是随手的记录。正如他当年在自己开的店铺中,在小票打印纸上随笔画下的那些速写般的钢笔画、写下的简短文字那样,是属于他自己的记忆片段。没有宏阔的叙事,没有浩瀚的铺陈,有的只是人们迎面走来的一两声招呼,母亲教导孩子的几句话语,或者几缕稻香,几声狗叫。传统泥塑的质朴,与淳朴的客家古风特别契合,也与刘沅声的创作心境最为相通。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标题导航
馆藏活化,“游艺东西:关良的风格史研究”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我和我的父辈》之《诗》昨日公布全阵容~~~
观众热议生僻字怎么读~~~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体育
   第A7版:文娱·诗意花城
   第A8版:新视觉
品味简拙至美的戏曲水墨画
国庆节上映 致敬航天人
看《云南虫谷》像上语文课
八月桂花香“自是花中第一流”
泥塑的质朴记忆
明明是草却拥有树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