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赖南坡、马万里、李巧摄影报道) “家家户户告别昨天的茅屋板房泥砖房,住上宽敞明亮结构美观的楼房!”昨天上午,韶关市乳源县大寮坑村委水源宫自然村的瑶族同胞赵志财笑声朗朗地说着。
“改变困苦生活的转折点,在于搬迁。搬迁改变了全村瑶族同胞的命运,结束了祖祖辈辈居住瑶寨深山受苦的日子。”赵志财是乳源瑶族自治县游溪镇大寮坑村委水源宫自然村的瑶族同胞,今年73岁。他竖起拇指说,整个村庄88户村民,每户住上148平方米的两层楼房,300多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没有搬迁之前,村民住在崇山峻岭的瑶寨中,处处都是高山峡谷,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偏僻遥远,生产落后,生活困难,家家户户穷得叮当响。1970年,根据县里的动员号召,乡亲们从山旮旯里搬到现在居住的水源宫,距离原村庄超过15公里。
搬到水源宫当初仅有8户,由于缺少资金财物,每户仅搭建了一间约9平方米的茅草板房,四周用木板或木条组成,虽是通风透气,但难挡狂风暴雨或严寒雨雪,遇上大风,吹飞茅草,板房成“鱼塘”,遇上寒冷降雪,板房成“风箱”。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在房内也冷到打颤”。
时间一转便到了1983年。“为改善居住条件,我建了三间泥砖房,当时算是好房子,不再担心透风漏雨,住得安心一点。”赵志财笑着说。接着,村民陆续建起泥砖房,逐步改善居住条件。2011年,在省军区的帮扶和乳源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全村拆旧建新,在当年的11月16日,80多户瑶族同胞,欢天喜地搬入新居,每户住上140多平方米的楼房。为了铭记军民鱼水深情,村民在村口竖立了一块“八一瑶族新村”的碑刻。
如今,水源宫村一栋栋独具瑶族特色的吊脚楼掩映在葱郁的群山脚下,村后青山连绵,村前绿水清波,村左绿树成荫,村右溪水长流,村中花红柳绿,门前小桥流水。年长的村民坐门前或屋后挑花刺绣,或晒稻谷、花生、辣椒;小孩们或在门前清澈的水渠中戏水,或在村道上观花看景。
村前宽敞平直柏油路四通八达,大小车辆可以开到家门口。村中有小学,镇中有中学,小孩上学一点都不难。村庄周围有两个大景区,100多家家庭农场、农家乐和许多工厂,村民就业门路广、离家近。
近五年来,乳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变农村人口特别是困难人口人居环境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并投入了大量的建房资金,使9个乡镇和1000多自然村发生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