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实施一周年

解码“中新之心·湾区样本”六大变化

中新广州知识城建成郊区新城的“湾区样本”。
人才“零”跑动服务大厅
海丝知识中心
知识城朝着“有山有水有风光、生产生活有生态”目标前进。

  新时代,奋进的中新广州知识城足音铿锵。在面向下一个10年的开局伊始,它迎来了《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总规》”)实施一周年。

  这一年,知识城敦行致远打开新格局。

  在极具时代意义的2021年,国家发展方略与《总规》批复等效应叠加,知识城锚定目标更加明确。它对于攀登科技高峰有更深厚的底气,对于发展产业有更清晰的布局,对于宜居宜业有更强烈的渴望,对于城市更新也有了更加强劲的内生动力。

  这一年,知识城“加速度”创造新奇迹。

  一个个事关中国产业未来的重大项目破土而出,攥紧了大湾区创新的科技“拳头”;21位院士领航构成人才“雁阵”,为打造广州市科技创新轴“北极点”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新加坡式“花园城市”结合乡村振兴路,郊区新城的独特风景线逐步清晰……

  解读知识城“上新”这一年,犹如转动一个多面棱镜,每一面都折射出异彩,讲述着“中新之心”与“湾区样本”的初心。

  文、图:何瑞琪、缪璟、陈土华、张镇国、刘佳

  湾区样本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中新之心 开放合作

  这一年,知识城更加国际化

  烟火绚烂,共话情谊。2021年2月26日,知识城以一场“璀璨十年 闪耀中新”为主题的夜空烟花,致敬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携手合作10年的光辉历程和璀璨成就。

  它是凝聚了两国合作共识的“中新之心”,肩负着两国推动全方位合作的重要使命。自《总规》批复以来,知识城进一步全面深化国际合作,为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者落户黄埔提供便利,积极打造国际营商环境新高地。

  “知识城是新加坡企业进入中国的首选地!”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如是说。这既是盛赞,也是鞭策。想让国际投资“直达”知识城,需要更加主动推动国际投资便利化。

  今年6月,“跨境通”3.0版的推出便是一个扎实的举措。新加坡的企业想落户黄埔,只需在当地提交资料,实现“不出国、零跑动”就开办企业。回想起11年前新方投资者要携数斤的申请资料跑多个部门的往事,一个个环节的简化梳理,见证了知识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决心。

  走进知识城,越来越多新加坡合作项目开花结果。不仅如此,知识城正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不断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及莫斯科大学等东欧顶尖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在基础理论创新方面为知识城引进人才”,中乌(黄埔)国际创新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经理多森科·安娜(Dotsenko Anna)说。据介绍,知识城已经搭建了全球人才数据库,数据库可对人才精准画像与企业匹配,目前入库的副教授以上的国际人才超过1000人。

  对于多森科·安娜而言,知识城对于国际人才的吸引力还有更多。她正策划“俄罗斯小姐姐安娜探班黄埔制造”的短视频栏目,走进一家家企业、车间、生产线和实验室,架起国际合作的桥梁。

  从2017年刚到广州开发区时的3个人,到现在800名公司员工,粤芯半导体的成长发展同样体现了知识城在吸纳全球人才方面的成效。粤芯半导体市场及营销副总裁李海明本人就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被知识城吸引来的,团队中不少人有着海外半导体芯片领域的经验。

  知识城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明显提升!这是《总规》留给知识城“请回答2022年”的考题,如今观察一年来的“期中答卷”,它已经写下生动的注脚。

  关键词:

  百大项目 以产兴城

  这一年,知识城实力更雄厚

  疫情影响之下,全球跨境投资、国际合作、产业发展等遇到了空前挑战。然而,知识城把握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疫情防控不松弦,项目建设不降速,更加凸显它对新兴产业的独特吸引力。

  在《落实〈总规〉三年行动计划》中,知识城明确了100项重点任务和100个重点项目,仅2020年,引进项目就达到32个。一年来,知识城共举办集中签约动工投试产活动7次,创维智能、广电运通等290个项目动工建设,总投资约573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5亿元。宝洁新智造中心、中国电信创新孵化基地一期等21个项目竣工、试投产。

  这一年,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启了未来的新想象篇章。

  部分高精尖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纳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项目并获扶持资金,中国纳米谷5G滤波器项目建成投产,粤芯半导体加快建设二期晶圆生产线,为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知识城智慧”。

  个别高精尖项目在2020年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开工,仅用10个月就实现了厂房建设和产线贯通,对外供货后可破除严重依赖国外产品的痛点;康方药业新广州知识城生物制药基地已于2021年3月在知识城投产,未来生产全球首款基于PD-1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凯得宁,将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到半导体芯片,三大产业集群在知识城迅猛崛起,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攀登科技高峰为任,拼抢部分新兴产业的全球话语权,为黄埔“万亿制造”计划添砖加瓦……这一年,知识城以产兴城,让广州人乃至“湾区人”的目光越来越聚焦于这个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北极点”,肯定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创新极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知识高地 经验发布

  这一年,知识城树知识标杆

  打造成为全球知识产权高地是国家赋予知识城的使命之一。

  历经多年发展,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田”,知识城已成为全国唯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园区和知识产权保护元素最集中的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园区也日益成型,集聚了国家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300余家。

  在《总规》批复以来,知识城把握知识创新脉动,培育以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服务和知识保护于一体的现代知识经济体系。

  知识城不断创新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模式。2021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在广州开发区开展外国人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3年,为中新两国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合作提供了抓手。

  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成效显著,也成为了知识城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今年7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5周年成果,发布全国首创清单和广东全省首创清单各十项,以及“百大专利”榜单。其中,不少便是知识城诞生的成果,包括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知识产权服务业载体——78万平方米知识产权服务园区,可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

  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高价值专利创造。落户知识城的审协广东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设立的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知识城企业充分利用专利手段和策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保驾护航,有效地避免或排除潜在风险。

  “我们中心已为知识城某知名重点半导体企业开展专利预警服务,针对其计划研发的技术领域,提供相关专利分析。”审协广东中心战略规划室副主任周正一介绍说,通过对该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路线、优势国家/地区、主要竞争对手进行详细梳理,能为其技术创新提出研发建议以及海外专利风险提示。

  让知识产权成为了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指南针”和“护身符”!知识城兑现了承诺,一座知识产权引领型创新驱动发展之城,蓝图初现。

  关键词:

  宜居宜业 筑巢引凤

  这一年,知识城人气更高涨

  城因人而兴,人因城而荣。

  王晓东、施一公、赵宇亮、郝跃、方滨兴、叶思宇等21位院士,400多名高层次人才以及3500多名硕博研究生在知识城埋头创新,仅仅是知识城面向全球引才聚才的缩影。

  更加丰厚的人才“红利”正喷涌而出。11年来,知识城的人口从3万人攀升至如今的35万人,预计到2025年还要增加至50万人。持续流入的人口数量,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与几年前相比,招人确实容易多了,”百吉生物首席运营官陈秩静说。这是落户在知识城腾飞园的首家新加坡企业,如今拥有黄埔区第一家B级GMP临床级别实验室,“刚来的时候大家不认识这个地方,周边配套也少,招聘周期很长。现在大家不仅来了,还留在知识城买房安家落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党委书记刘丰雷谈起招生工作,也深有同感。学生们从“不愿来”到“不愿走”,很看重到知识城企业的实习锻炼机会,如今研究院的录取分数线是水涨船高。

  产业布局带来渐渐兴旺的人气,这一年,知识城把职住平衡放在了更加重要的角度,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和谐环境。

  办好教育,是留住人才的最有效手段。今年是知识城教育版图屡结硕果的一年。基础教育方面,23所中小学“扎堆”布局,广州实验中学、广州新侨学校9月开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即将开工;高等教育方面,科教创新区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未来,14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将成为知识城一支能打的“生力军”,为未来的发展装上新的发展引擎。

  医疗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城先后引进规划建设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高水平医院,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另外,知识城还规划新加坡特色邻里中心18所,大力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2019年以来新增人才住房2146套。

  着力汇聚知识型人才、大力吸引国际创新人才!今年7月,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吹响正式运营的号角,意味着知识城的人才聚集脚步更加密集,未来前景更加看好。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

  这一年,知识城栖居更诗意

  这一年,知识城居民对这一幕印象深刻:2021年6月当广州面临本土疫情的考验,知识城用时30小时,高效完成近20万人的第一轮核酸采样工作。在忙碌且有序的检测点,不时有白色小巴运载着医护人员穿梭其中,而这些车辆上没有常规的驾驶位,犹如一幅未来高科技城市图景。

  近年来,知识城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更加聪明。建设面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CIM平台,运行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汽车,Robotaxi已经在知识城设置37个常规接驳站点为市民提供无人车出行服务……智能交通的发展赋予无限可能。

  以知识城为起点,“1小时大湾区交通圈”舒展了生活新姿态。区内,知识城不仅有九龙大道这一条“南北主动脉”,创新大道、开放大道共同串联起知识城、科学城、临港经济区、生物岛四大片区,共同组成黄埔区南北联系的“黄金轴带”。区外,知识城已实现直升机航线30分钟直飞港澳,打造30分钟通达珠江新城、机场、高铁站、港口,1小时连接大湾区主要城市。

  蝶变中,知识城不仅向世界呈现出一幅宜居宜业的未来城市图景,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保留了优良的山水自然生态,极力打造诗意栖居的港湾。

  2020年,知识城城市色彩规划荣获法国NDA金奖(世界领先的设计奖项)。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知识城绘就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铺展开来。花海、草海、国家级步道纷纷建设成型,这里还要将河、湖、沟、渠等自然水系相互贯通。新加坡“花园城市”规划思路似乎在知识城得到了全新的阐释。人们在知识城现代化楼宇里,望得见稻田、听得到蛙声,让农民在城市里耕作、市民在田园中休憩。

  走进莲塘古村,依旧是那熟悉的满塘的荷香,和极富岭南特色的古桥、祠堂、老宅,但似乎一切却又“变了”,错落在其中的茶艺馆、咖啡厅及文化展览,为这座700年的古村注入了新生的活力;迳下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土山村”到“美田园”的蜕变。“村里越变越漂亮了,以前这里是小水沟泥土路,现在这里水质清澈了,土路升级成石砖路,生态环境改善了,我们也住得越来越舒心。”村民冯阿姨笑着说。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再画蓝图

  这一年,知识城铺好将来路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

  《总规》是知识城未来十五年的“新航线”,必须牢牢紧扣“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的定位进行发展。

  回顾知识城发展这一年的成效,它把正了高质量发展的“主航线”,厚积薄发、坚定前行。与初生时第1年相比,那时的它在一张白纸上构想宏伟蓝图,既带着“杀出一条血路”的精气神,也有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如今,站在10年的发展基础上,知识城褪去青涩、牢筑基础、目标坚定、步伐稳健。

  数据显示,目前知识城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达2.35万家,注册资本4400亿元,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经济发展澎湃动力的引擎之一。

  思索未来,知识城除了继续坚持以产兴城、以业聚人、以景美城,还必须回答好城市交替更新的命题。

  萌发、壮大、更替,这是城市生长的内在规律。《总规》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计划,盘活利用低效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是建成11年后的知识城必须“蝶变”呈现的发展新格局。今年,知识城把城市更新放在了重要位置,积极响应广州做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的发展思路,为下一个10年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城在城市更新的基础上再画蓝图,在旧村改造项目融资地块和村留用地上的产业建设量应不低于融资地块总建设量的40%的规定,也为产业发展更好地铺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这一年,人们见证了知识城许多高光时刻。下一个10年,知识城已经准备好了!

 
     标题导航
《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实施一周年~~~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评论
   第A7版:要闻
   第A8版:专题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生活周刊
   第A15版:地产
   第A16版:每日闲情·汽车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解码“中新之心·湾区样本”六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