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薇薇)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这一天,2020年-2021年之间出生、生活在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五头幼象首次与市民游客见面,在“长隆新生亚洲象首展”上,“会象语”的保育员盘华峰讲述了保育员们与大象之间的有趣故事,并透露了保育员们是如何听懂大象的语言并与大象沟通的。这群“会象语的人”也发出了呼吁:希望人们更多关注大象种群的生存现状与栖息地保护。
据保育员介绍,五头幼象的名字分别叫卷卷、奈斯、梵妮、威武和威望。其中,威武和威望是今年出生的两头“大胖小子”,它们出生时的体重都超过了125公斤。本次首展让游客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幼象,幼象们憨态可掬,立马俘获了游客的关注。看得出来每一头幼象都有自己的个性,年纪较小的威望看起来有点害羞,寸步不离地跟在象妈妈背后,大一点的小象性格则比较开朗,有的聚在一起玩沙浴、到水池泡澡,非常可爱。
盘华锋告诉记者,大象们活泼可爱,会通过声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因为和大象相处的日子久了,保育员们也能读懂大象的语言。有趣的是,聪明的大象还能听得懂保育员的一些简单的语言。盘华锋说:“和大象说话要慢一点,一个简单的词重复很多遍,慢慢地大象就能听懂这个词语了。”
保育员们还分享了给大象检查牙齿、修脚等日常工作中的故事。据说给大象修脚是一项“大工程”,保育员要通过目标棒、哨音、奖励食物等方式,引导大象将要修理的脚准确地放在修理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