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城央或有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

海珠湿地有望入选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海珠湿地是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日前正式公示,共有20个新增项目和1个扩展项目入选,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广州市海珠区)入选其中,目前该项目公示期已经结束。据了解,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即海珠湿地,是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

  据悉,原农业部自2012年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2013年5月21日,原农业部公布了19个传统农业系统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迄今先后公布了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共有118个项目入选。其中,广东有3项,分别为第二批入选的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第五批入选的广东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廖靖文)广州日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网站获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日前正式公示,共有20个新增项目和1个扩展项目入选,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广州市海珠区)入选其中,目前该项目公示期已经结束。据了解,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即海珠湿地,是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

  海珠湿地水网交织,绿树婆娑,百果飘香,鸢飞鱼跃,积淀了千年果基农业文化精髓,融汇了繁华都市与自然生态美景,独具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特色。

  此次入围公示名单的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折射出绿色美景背后的悠久历史。

  该系统地处经千年围海造田、筑堤种果而成的岭南名果产区,农耕与果商历史文化悠久,文脉绵远。其独特的果基农业系统,是珠江三角洲唯一保留至今的独特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位于该区内的沥滘村,自明朝开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现在还有少数村民具备传统果林种植与果基养护的农耕技术。

  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二《鳞语·美鱼种》记载:“广州诸大县中,往往弃肥田以为基,以树果木,荔枝最多,茶桑次之,柑、橙次之,龙眼多树宅旁,亦树于基。”珠江三角洲“肥田为基、以树果木”的果基种植技术至清初已非常成熟。湿地果园是唯一保留至今的独特河网堤围果林生态系统,园内种植荔枝、龙眼、杨桃等果树可考的历史长度超过了100年,园区80年以上古树超过1000株。

  据介绍,果园所在区域拥有文化多样性,与果园相关的8条行政村历史文化悠久、文脉绵远,现存大量始建于明、清、近代的祠堂、民居、桥梁、门楼等建筑,尤其是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小洲历史文化村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此外包括传统的民间竹编工艺、纺织工艺、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以及小洲村周边的绘画艺术与现代雕塑等新兴文化。

  随着海珠湿地一、二、三期的全面开放,作为全国超大城市中心区最大、最美的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湿地为广州市民提供了宝贵的生态空间。同时,海珠湿地毗邻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生态优势对科技、人才、资本的吸引力正进一步彰显。“能够叠加农业遗产价值,高端要素集聚效应无疑会更加显著。”民建海珠区基层委员会负责人说。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时尚·揾食
   第A15版:汽车
   第A16版: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广州城央或有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
聚焦核心战略 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
外交部就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答记者问
妄想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注定失败
高校毕业生从事家政服务或可享受每年1万元补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